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小毛病,在大多數人看來,無非就是感冒了,過幾天就好了。但事實或并非如此,有很多人感冒好了之后,這些表現還是一直存在,不放心去查一下,罪魁禍首竟然是鼻竇炎。
鼻竇炎和感冒的區別在哪里?如何區分?鼻竇炎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該怎么預防?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鼻竇炎和感冒有什么區別?
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確實是感冒時典型又常見的一些表現,但除此之外,人一般還會伴有其他不適,比如頭疼、食欲下降和發燒等。而鼻竇炎主要表現為鼻部不適,流鼻涕或鼻塞。
普通感冒的話,一般一星期左右就能好了,而如果是鼻竇炎,持續時間則比較長,長年累月的會發作。
兩種問題的病變范圍也不一樣,感冒只是在鼻腔,而鼻竇炎會從鼻腔發展到鼻竇,范圍比較廣。
當你感冒超過10天還沒好,甚至流鼻涕的現象還加重了,可能不一定就是感冒引起的,或許是鼻子出問題了。
通常來講,如果及時發現是鼻竇炎的話,初期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但如果不當回事,拖的時間久了,可能就不僅僅是鼻部不適了,以下幾個問題也會找上門。
因為鼻竇與腦部、眼部、耳部等多個部位相鄰,反復發作,可能會影響到這些部位的健康,帶來多種并發問題。比如說影響到腦部健康,可能會引起記憶力下降,經常頭痛,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