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跟遺傳有關嗎
統(tǒng)計學上有更明顯的證據(jù)。一項旨在調查左撇子在雙親都是左撇子或雙親都是右撇子家庭中出生的幾率的醫(yī)學研究顯示,在雙親都是左撇子的家庭,子女是左撇子的幾率是50%;而在雙親都是右撇子的家庭中,子女是左撇子的幾率僅有2%。另一個證據(jù)是,左撇子的比例在某些家族中明顯高于一般家族,說明用手的偏愛與遺傳直接相關。
蘇格蘭人有一個Kerr家族,多少世紀以其眾多的左撇子聞名。他們建立的城堡的樓梯都是反時針旋轉的,以適應Kerr人左撇子戰(zhàn)士的守城需要。在這個家族中,左撇子成了大多數(shù),而右撇子成了少數(shù)派。他們的公用設施和生產(chǎn)工具都是以左為先。
有人用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來解釋左右撇子的成因。右撇子基因是顯性的,而左撇子基因是隱性的,只有在特殊的基因配對中,左撇子隱性基因的性狀得以顯示,所以在總人口中左撇子成為少數(shù)。
也有有研究報道,一個人習慣使用左手或右手,是由單一基因決定,醫(yī)學界正在努力找出這個基因。曾有人對100對左撇子夫婦及其父母、子女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從父、母或雙親遺傳到這個基因的,天生就慣用右手;沒有這個基因的,則可能慣用左手,也可能慣用右手。82%的人至少有一個這種基因,因而成為右撇子;18%的人沒有這個基因,其中一半成為慣用右手者,另一半或是慣用左手,或是兩手都善用。這一研究解釋了同卵雙胞胎的慣用手不同的原因。
還有人從頭發(fā)的旋向研究可能控制左撇子性狀的基因。美國癌癥研究所的專家克拉爾通過在人群密集的機場、超市對人的頭發(fā)的旋向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95%的右撇子頭發(fā)都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而左撇子和左右手都很靈活的人,頭發(fā)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各占一半。克拉爾認為,人體內(nèi)可能存在這樣一個基因,它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帶有頭發(fā)右旋的特征信息,另一種則帶有頭發(fā)隨機旋向的特征信息。
正是這個基因控制人的用手偏向性與頭發(fā)的向。前一種表現(xiàn)形式屬于顯性,后一種表現(xiàn)形式則屬于隱性。擁有一個或兩個都是右旋信息基因的人必定是右撇子,頭發(fā)順時針旋轉。帶有兩個隨機旋向特征信息基因的人才有可能不"一定"為撇子,而是成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幾率各占一半。這一理論與單一基因決定的理論有些不同,但同樣可以解釋一卵雙胎左右撇子各半的現(xiàn)象。因為他們都帶有兩個隨機旋向特征信息基因,按幾率出現(xiàn)一半左撇子,一半右撇子。這個基究竟是什么,仍有待科學家不斷努力去終揭開謎底。
左撇子又稱“左利手”,“利”指的就是自己慣用的那只手。研究表明,左利者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嚴格意義上的左撇子是很罕見的。首先,手的動作包括拉、拋、擰、握、持筆、用針等許許多多動作。有相當一些人,不同的動作慣用手是不一樣的。如有的人”扔”用右手,而”接”用左手;寫字大部分人慣用右手,但持話筒慣用左手的人并不少。還有一些動作需雙手協(xié)同,如刨鎬、鋤地、持鍬、揮桿等。單手動作慣用某一側手的人,雙手動作的主導手有可能是另一側的手。
為了有一個標準,一般可以這樣認為:左撇子是寫字或用筷子的天生慣用手是左手的人。
很多的人都說左撇子的人相對而言比較聰明。左撇子聰明嗎?有人說左撇子的人會比較聰明,或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jù)說明這一點,一般來說,左利手和右利手在智商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在醫(yī)學上,大腦和手的關系是這樣介紹的:大腦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具有處理語言、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shù)字運算及分析等功能;而右半球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是處理總體形象、空間概念、鑒別幾何圖形和進行模仿的中樞,左撇子的形成是由于大腦右半球占主導地位,不影響孩子以后的身體和智力發(fā)育。
通常習慣使用右手的人,左腦功能較發(fā)達,右腦功能有待開發(fā)利用;而左撇子的右腦更發(fā)達,左腦有待開發(fā)。但是人的大腦發(fā)育必須要全面,這就意味著左、右腦應同時開發(fā)。所以,雙手并用,左腦的“抽象思維功能”與右腦的“形象思維功能”合二為一才是開發(fā)大腦的佳途徑,這時的孩子才是聰明的,而不是單純地認定使用哪只手才聰明。
結語:左撇子不但被認為沒有更聰明,還被認為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威脅。研究認為左撇子跟一些心理和發(fā)育疾病有更深的關聯(lián)。通常習慣使用右手的人,左腦功能較發(fā)達,右腦功能有待開發(fā)利用;而左撇子的右腦更發(fā)達,左腦有待開發(fā)。但是人的大腦發(fā)育必須要全面,這就意味著左、右腦應同時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