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骨質疏松
缺鈣導致骨質疏松是常見的癥狀之一了,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消化吸收水平下降,激素水平出現變化,骨骼中的鈣會慢慢地流失,導致骨骼變得松軟、脆弱,骨質疏松也接踵而至。當然現在的年輕人也常有這樣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缺乏運動,一直也因為缺鈣是老年人的事情,對于鈣片就吃的更少了。
4.容易抽筋
缺鈣會易使身體抽筋,是因為低血鈣時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引起肌肉痙攣,手足抽搐。同時低血鈣或大量鈣離子進入細胞,嚴重干擾了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使其興奮性增高,容易在微弱刺激下發生放電,從而出現抽搐。
5.易骨折
食物中鈣、鎂、磷是增加骨質硬度和強度的重要物質。缺鈣及有關物質是影響骨骼系統重要的因素,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容易造成骨折,甚至發生無痛或自發性骨折,常見的是髖部的股骨頸骨折。脊椎骨的骨折也常見,多為無痛性,結果造成不能直立,而且脊柱越來越向前彎曲。
6.身姿不挺拔
駝背的人越來越多,除了早期的發育不良,很多是因為坐姿不對,長期彎腰低頭做事,慢慢的造成駝背,但也有因為身體的缺乏鈣元素,缺鈣會使身體骨小梁變細、減少,骨骼也易發生斷裂,時間久了,椎骨慢慢塌陷,使身材變矮,弓腰曲背。
什么時候補鈣好
1.早晨補鈣
每天晨起六點至九點的時段是心臟病、哮喘、肺氣腫、腦卒中發病的高發期,在這三個小時里補鈣,可增加血液中的血鈣濃度,減輕這四種病癥的噶發危險因素。
2.飯后補鈣
在吃飯期間補鈣并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因為邊吃飯邊補鈣會降低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率。飯后補鈣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能保證鈣質被充分地吸收利用。
3.曬太陽后補鈣
很多人都不喜歡曬太陽,怕火辣的太陽把潔白的皮膚曬得黝黑。其實他們不知道,陽光中能產生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有助于鈣質被人體吸收,所以曬太陽后也很適宜補鈣。
4.睡覺前補鈣
研究表明,排尿過程也會將鈣質排出體外,尿鈣的主要來源是血液。而夜間入睡后空腹排的尿鈣,則幾乎來自骨骼。所以,睡前喝牛奶也是補鈣的佳時機,還有助于改善睡眠。
結語:生活中,鈣的來源有很多種,乳類、豆類和海產品都可以幫助我們補充鈣質。缺鈣會導致腰腿酸痛和容易發生骨折。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早晨、飯后和睡覺前補鈣,這樣有助于鈣質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