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衰老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腰部過于豐滿的女性面臨的死亡風險,較常人高出20%,而苗條的女性、男性更長壽。
6、吃藥謹慎
有人喜歡時不時弄點藥吃,感覺能起到保健作用。其實沒生病時,真的沒必要瞎吃藥。吃不對,就會“中毒”、傷肝傷腎。
以長壽聞名的德國人從不隨意買藥吃,即便服藥也嚴格地遵照醫生指導。只會在不得不用藥時才用,錯用、濫用藥物都是危險的。不亂吃藥、吃保健品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7、身上有勁
研究顯示,手的握力每增長1千克,死亡風險可降低3%,握力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長壽的標準之一。咀嚼力的強弱,還可以預測患癡呆風險的高低,咬東西越有勁,大腦越年輕,患病風險越低。
另一項研究發現,擁有更強壯肌肉的男性死亡率更低,且壽命也更長。強壯的肌肉,有勁的身體,也許就是你通向長壽的鑰匙哦!
有關壽命的新發現:責任心強,更長壽
一項長達8年的研究顯示,各種性格特征中,責任心有助長壽。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做人謹慎細心、做事耐心有計劃,像研究人員那樣有點強迫癥傾向,都有助長壽。這類人做事自覺,對待婚姻、工作、健康各方面,往往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太會因為抽煙、飆車,不遵醫囑等原因而意外喪生。
飲食定生死
研究人員發現,地中海飲食是有助長壽的飲食方式,即多吃果蔬、堅果以及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健康飲食可降低老人患心臟病風險,甚至能防止記憶衰退。
遺傳有影響
若父母長壽,子女未必也長壽,但會從父母那繼承到一些好處。近期,《英國醫學期刊》報道,某些人之所以更少生病,可能是大腦分泌的某些化學物質如5-羥色胺和多巴胺比常人更多,這正是拜遺傳所賜。
受教育程度影響壽命
美國疾控中心的一份統計顯示,擁有學士或更高學位的人,比高中沒畢業的人多活約9年。蘭德公司衛生經濟學家史密斯表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從而為人生做出長期規劃,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努力工作壽命長
常說壓力大傷身,但勤奮工作并不意味著會傷害身體。新研究發現,努力工作、干活的人(即使已退休),他們樂在其中,并不悲慘,而是更快樂、更健康,比消極工作的同行擁有更密切的社交。
心靈影響肉體
一項研究對參加為期三個月閉關禪修的人做了檢測,發現其體內細胞端粒酶的活性比對照組平均增強約30%。
過于樂觀不利養生
性格開朗,給人的印象通常是無憂無慮,壓力小,似乎會更健康。但研究人員指出,“樂天思維”不一定能帶來長壽,一個人若過于樂觀,尤其在面對疾病或康復期,容易忽略其中風險。
結語:上文就是今天小編介紹給大家的有關如何健康長壽的秘訣,那么大家看完小編的介紹對于如何健康長壽現在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呢?其實,想要健康長壽并不難只要我們平時保持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