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養生常識,例如秋季如何養生。關于秋天,不少文人墨客都表示這是一個好的季節,萬物大豐收,的確如此。但是也是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氣溫的下降,人們也應該知道如何養生,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四季養生之秋季養生。
到了秋季,很多的動物都在為忙著儲存食物以及能量,動物尚且有變化,人的變化更大,陽氣逐漸由表趨里,氣血運行減緩,新陳代謝相應減慢,腠理汗孔開閉有時,汗液排泄減少。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根據這氣候變化來合理的安排我們的生活起居,達到保健的作用呢?
下面就談一談秋季的養生保健注意事項。
秋季養生特點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于干燥。秋氣應肺,而秋季干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
秋季起居注意
進入秋季,氣候漸轉涼,尤其入夜之后,溫度降低很快,人們此時不宜在戶外乘涼太久,以免感受深秋風寒之邪,而應該早早進入夢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收斂閉藏;起床時間應延續夏季的習慣,以早起為宜,趁著早晨的涼爽,趕去工作的場所及安排準備一天的活動。
秋季著裝——“秋凍”
秋季氣候漸轉涼且多變,晝夜溫差增大,因此應該及時增添衣物以避寒。一般來講,秋季著裝要比夏季適當增多,以適應氣候的轉冷改變,減少熱量的散失,維持體溫恒定。
另外,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講,秋季衣物的增添不宜太快,好是在人體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少量增加衣物。因為衣物增添太快往往不利于身體對氣候轉寒的適應力;如果使人體保持適當的微冷狀態,可以增加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防病保健,此即民間俗語“春捂秋凍”中所講的“秋凍”。
秋季宜增加耐寒鍛煉
秋季是炎熱的夏季向寒冷的冬季轉換的過渡季節,經歷了由熱轉寒的整個變化過程。為了適應氣候的這種轉變,秋季時好適當增加耐寒鍛煉,以增加人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