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浴是清潔肛門,促進創面愈合和消炎的簡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須坐浴,坐浴時先用熱氣熏,待水溫適中時,再將肛門會陰部放入盆內洗滌坐浴,每次20分鐘左右。坐浴可用溫熱鹽水、中藥祛毒湯或1:5000高錳酸鉀液等。
術后活動
一般講手術創面較大,而傷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間,應盡量少走路,這樣可避免傷口邊緣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愈合后3個月左右不要長時間騎自行車,以防愈合的創面因摩擦過多而引起出血。
痔瘡如何艾灸治療
一、原因
各種原因導致痔靜脈叢瘀血,反復的腹壓亢進為主要的發病原因。
腹壓亢進現象在慢性便秘時經常出現。肛門本來就是容易產生瘀血的部位,而便秘時太過用力,肛門靜脈必然擴張。慢性便秘多因運動不足、腹肌松弛、直腸狹窄、多次妊娠之后腹壓亢進等所致。
另外,腹腔或骨盆內的腫瘤、炎癥滲出物、子宮后位、尿道狹窄、尿道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肥大等也是發病原因。經常排泄大量硬便和排便時間長可導致直腸部位瘀血。
長期站立或坐著工作、肉食或刺激性食物攝入過多、過量飲酒或吸煙、濫用泄瀉藥物、肛門處不干凈等因素,也會成為本病發生的原因。此外,排便時太過用力或經常大聲說話的人也容易發生痔瘡。
人類直立步行的特點也是引發痔瘡的原因之一。
二、癥狀
痔瘡根據發病部位分為外痔和內痔兩類。
外痔發生在肛門的皮下,即肛門靜脈叢的范圍內。這個靜脈叢在肛門的皮下結締組織里,其血液經過陰部靜脈環流到下腔靜脈。外痔在皮下,故亦稱“皮下痔瘡”。因為在肛門外能夠看見病變部位,故也叫“露性痔瘡”。
外痔位于肛門的外部,為藍青色結節,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些有莖,有些孤立,有些環狀排列在肛門周圍。腹壓亢進可致結節腫起,加上指壓則會縮小。外痔有時因為外部刺激或受壓而萎縮變薄,有時因紅斑或慢性炎癥而變肥厚,稱為纖維腫。
外痔患者一般自覺癥狀較少,可出現發熱,或有輕微的肛門瘙癢。一旦發生炎癥,便有可能成為靜脈周圍炎或血栓性靜脈炎,突然引起嚴重的疼痛,這就是痔瘡發作。
有的患者只出現輕微發熱,有的患者出現高熱,有的患者站立或走路的時候比較痛苦,有的患者過了一周癥狀自然消失而痊愈,有的患者外痔自然破潰而排泄血栓。
內痔發生在直腸上靜脈叢的范圍之內,即肛門外括約肌的下沿向上1~1.5厘米的部位。內痔呈豌豆大小或核桃大小,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腫瘤狀,有的環狀排列,有的相互重疊并到達直腸上部。出血是內痔的大特征,出血量和次數因人而異。
三、治療
外痔的治療方法
灸足三里、曲池、中脘、關元、大腸俞、百會,持續施灸,適合于未出現肛門疼痛或炎癥的情況。外痔出血時,灸百會或孔,可立即止血。
內痔的治療方法
內痔大量出血,可灸百會5壯,持續施灸2天,多能止血。長時間持續施灸,既能止血,又能緩解肛門疼痛。
結語:痔瘡給人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當心這種疾病,平時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千萬不要忽視了身體的一些特別征兆,從而造成了疾病的頻頻發生,痔瘡是一種常發疾病,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了,護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