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穴位能降火
經常按摩某些穴位也能幫助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涌泉穴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此外,合谷穴(位于“虎口”處)有清熱解表的作用,空閑時按摩可緩解牙齦腫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癥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要保證室內濕度在50%左右,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備加濕器。其次要多喝水,冷卻體內燥熱,愛上火的人可以加點薄荷、菊花等。再次要根據體質適當吃點冷食作為調節,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菠蘿、橘子等熱性水果。后,要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疲勞。后,別拒冷空氣。可在天氣好時,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等戶外運動,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7種冬季去火的食物
每到年底聚餐多,冬季飲食習慣也是催生上火的因素。火鍋、川菜、燒烤、羊肉涮鍋這些偏燥的吃法,都是冬天人們喜愛的美食,但也是上火的“第一殺手”,“燥上加燥”所以極易上火。
因此,即使在冬季,稍不留神就會“引火上身”,那么如何才能清火又不傷身呢.專家支招,與其上火后再想法滅火,不如先做好措施預防上火。
中醫為大家推薦七種冬季去火食物,可解秋燥、除便秘、潤肺止咳、理胃健脾。不妨試試這些常見敗火食物吧。
百合理胃健脾
敗火關鍵詞:輕微干咳
“春暖卷簾永晝長,池塘碧艷臥鴛鴦。”這是百合花盛開的美麗。“更氣兩從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這是說百合的對人的保健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推薦食譜:糯米百合甜杏粥。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凈同煮為粥。
強效食補:用百合來炒青菜,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進食欲。
銀耳改善面色晦暗
敗火關鍵詞:面色晦暗
銀耳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質5~6克,脂肪0.6克~3.1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纖維2.6克,鈣380毫克,磷250毫克,鐵30毫克,還含有維生素B2、胡蘿卜素、膠質蛋白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仿衰的作用。
推薦食譜:先將銀耳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將西紅柿洗凈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冰糖適量調味。
強效食補:將白木耳(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沾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