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是我們每天每個人每天多要做的事情,可是為什么還會有睡眠不足,黑眼圈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于網傳“睡眠表”靠譜嗎的小內容,看完文章,我想你該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今后我們該怎么做了。
網傳“睡眠表”靠譜嗎
按“時”睡覺 你做到了嗎?
人的睡眠系統需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不僅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還要按“點”睡覺。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馮崇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聰教授
近,一份“夜間人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和一份“不同年齡段的睡眠時間表”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兩個“睡眠表”究竟靠譜嗎?科學根據在哪里?記者分別采訪了中醫和西醫專家。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認為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睡的時間太少,肯定有損身體,但如果不按時睡覺,即使白天睡得再多,同樣也于身體有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規律。人的睡眠系統同樣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個系統一紊亂,人不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還會埋下健康隱患。
那一個人一天究竟應該睡幾個小時?幾點開始睡覺比較好呢?專家提醒,一定要按“時”睡覺,這個“時”不僅包括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包括按“點”睡覺。
入睡時間
23時是中醫養生觀念中晚睡的極限
“人體的一天,是應該遵循太極兩儀圖所表達的陰陽消長的循環規律來作息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馮崇廉畫了一幅太極兩儀圖來解釋。他說,一天之中,子夜(即0時)陰氣盛,達到頂點,繼而走向衰落,而這時,陽氣開始生發,經歷整個上午,直到正午(即12時)到達極盛。此后,整個下午,陽氣逐漸衰落。因此,按照中醫理論,人在入夜以后,就需要安心靜養了,這是在為子夜后的重新生發做準備。馮崇廉認為,按照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網上流傳的“夜間人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有一定道理。他同時還進行了一些修正。
亥時(21:00~23:00),手少陽三焦經旺,而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是人體血氣運行的主要通道,為“元氣、水谷、水液運行之所”,而且,此時又是十二時辰中后一個時辰,又稱“人定”,意為夜已深,人們應該停止活動了。23時是中醫養生觀念中晚睡的極限。
子時(23:00~01:00)是足少陽膽經“當值”,膽汁推陳出新和骨髓造血時間,這時是身體休養和修復的開始,應該睡覺。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馮崇廉說,子時前入睡者,第二天腦清晰,氣色紅潤。
丑時(1:00~3:00)是足厥陰肝經“值班”,是肝臟的修復時間。“肝藏血,”馮崇廉說,肝經可調節全身血液并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解毒和排除毒素,為人體進行清洗工作。這時應在熟睡中。如果這時還沒入睡,第二天很難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