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駝背
人體的骨量一般在35歲左右達到峰值,此后將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但身體承受的負荷并未減少,時間久了就有可能引起支撐人體站立的脊椎骨等骨骼發生萎縮或壓縮性骨折,背也就駝了,人會變矮。駝背嚴重時,膝關節也會發生彎曲,身高平均縮短3~6厘米,還可能造成胸廓畸形,影響呼吸功能,從而出現胸悶、氣短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增加肺氣腫風險。防止駝背的關鍵是盡早預防骨質疏松,好的方法就是在太陽下運動,時間以上午8~10點和下午4~7點為宜,每天曬太陽20分鐘可以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飲食上,要多喝牛奶或酸奶,多吃豆類食品、海產品、魚、雞蛋等食物。
憋不住尿
經常起夜、憋不住尿等都是常見的衰老信號。英國皇家薩里郡醫院泌尿科專家克里斯托弗·伊登表示,從50歲左右開始,人們起夜的次數明顯增加。這是因為膀胱老化從40歲開始加速,一些人在65歲時就很難“控制”膀胱了。女性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尿道組織變得更薄、無力,膀胱的支撐功能下降,也可能導致憋不住尿。預防膀胱老化要養成不憋尿的習慣,尤其教師、司機等職業人群要格外注意。睡前2小時不要喝水,睡前4小時不要喝太多咖啡、茶等飲料。
關節疼痛
40歲后,人的關節軟骨開始退化,關節間隙越來越窄,由此導致關節疼痛,上下樓、蹲起時會感覺關節難受,還會出現關節僵硬、腫大,走路腿發軟等癥狀。遠離關節疼痛,一是要控制體重,避免增加膝關節負擔;二是運動要量力而行,快走、慢走、室內腳踏車、游泳、高抬腿等運動對膝蓋的損傷相對較小;三是生活中要盡量減少蹲和跪的動作,別蹲著做家務或跪著擦地板。
大腳骨
有些人大腳趾根部向外鼓出一個大包,大拇指則向外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腳骨”,學名“拇外翻”,也是一種“衰老病”。據統計,我國至少有1億人有拇外翻。但多數人沒有正確診治,繼而可引發拇囊炎等疾病。美國足病醫學協會提示,拇外翻好及早防治。建議平時多穿3厘米左右厚的低跟鞋,利于足弓抗震,同時可限制過度轉向活動。
延緩衰老的8種天然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細節能延緩衰老進程,使外表看起來比生理年齡要年輕得多。美國“羅代爾”健康網站近日推薦了延緩衰老的8種天然方法,不妨一試。
1.少用香薰類產品
《美國科學院院報》刊文顯示,香味蠟燭中含有幾種會加速人體衰老的生化酶。這是因為,在點燃香味蠟燭的過程中,各種致癌物質和加速衰老的化學物質,如苯和甲苯,就會被釋放出來,在房間中徘徊不易散去,吸入人體,導致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