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飽餐后
飽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3、饑餓時
人在饑餓的情況,血糖水平低,無法保證洗澡時所需要的熱量消耗,所以,饑餓時洗澡容易出現頭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癥狀。
4、發燒時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5、血壓過低時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6、勞動后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后,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此外,婦科專家說,洗冷水澡時因水溫過低,人體會感到寒冷,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勞,還易引起感冒,應盡量避免。
怎樣洗養生澡
1、在沐浴前后應當適量飲水,這樣可以促進體液循環,排除體內毒素。
2、沐浴時水溫不宜過高,泡浴水溫好維持在40攝氏度上下,單次入浴時間控制在15分鐘為佳。好別超過2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使皮膚皺縮、干燥,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3、佳的沐浴時間一般在下午3點到晚上9點之間,更有利于肌膚的放松和調整。
4、使用磨砂沐浴產品可以幫助去除皮膚上的死皮,不過力氣不要太大,此類產品也不宜每日使用,每周2-3次足矣。
5、沐浴后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沐浴乳可以幫助鎖定身體的水分,令肌膚更加有光彩。
洗澡的次數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癥,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
結語:現在大家知道早晚洗澡有什么不一樣了吧,這個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是說哪一種好,哪一種就不好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一個星期洗澡好不要超過3次,而且,在這六個時間段也是不適宜洗澡的,同時,身體不好的人也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去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