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分成三步,第一步找底,第二步調目,第三步釣目,只要將這兩步搞定即可。
一、釣魚調漂步驟及原理分析
1、釣魚調漂如何找底
很多釣友在調漂時搞不清楚帶不帶鉤,其實,帶鉤與不帶鉤我們既然弄不清楚他們的區別,也就不需要去計較,畢竟新手本來對調漂就不熟悉,再去關注帶不帶鉤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下面說的釣魚調漂方法,都直接帶上雙鉤鉤組。一是簡單實用,二側是可以在調漂的同時,看看水底是否有容易掛鉤的異物。
首先給釣組裝上鉛墜,鉛墜要適當重一些,比浮漂的浮力要大,這樣才便于找底。拋線進入釣點水域,這時線組和浮漂都潛入水中。然后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再次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露出水面,如果沒有,再提竿上岸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鉛墜到“漂目”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知道水的深度,一是有助于了解水情,二是為下面的調漂作準備。
2、釣魚調漂如何調調目
找底完成之后,將浮漂沿著釣線向下移動,移動距離要比子線長5厘米(目的是:在調好“調目”時,讓鉤不要觸到水底。這個距離也可再增大),并剪掉一點點鉛墜的鉛皮,再次拋線入水,如果浮漂沒有露出水面,則提竿上岸,再次剪掉一小點鉛皮,之后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浮漂的“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等于浮漂的浮力,達到平衡。如果想“調四釣二”,則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漂目”。
3、釣魚調漂如何調釣目
調“調目”完成之后,將鉤掛餌,這里要注意的是魚餌大小必須是平時正常垂釣的魚餌大小,這時“餌+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如果拋線入水,線組和浮漂都將潛入水里。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然后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能露出水面,如果不能,則再次提竿上岸,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又因為是“調四釣二”,所以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兩個“漂目”。
調漂根據不同的魚情有多種調節方式,比如“調4釣2”、“調5釣2”、“調6釣2”、“調6釣3”、“調平水釣2目”等,浮漂有長短,10幾目的都有。調目越多,釣目越少就越靈,反之越鈍。這里以“調四釣二”為例來說明調漂的技巧,“調四”說的就是調目,“釣二”說的就是釣目。下面三個步驟要在水面的同一個點進行。
二、根據浮漂漂相判斷鉤組狀態
調漂可調節鉤組狀態。另外,也可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水中的鉤組狀態。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掛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釣魚活動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種不良情緒
參加釣魚活動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衛生,防止抑郁癥、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的好方法。釣魚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
釣魚活動寓健身于娛樂之中
釣魚者的心情是閑適安靜的,手和腦的活動完全出于自然,用不著去克服什么雜念,這種意識和動作的協調一致,正是練功者追求的“形神合一”的功效。因此,只要你在釣魚時能保持良好心態和情緒,讓心情舒暢;保持正確的姿勢,那么,你的體質、性格、精神都會起到質的變化,獲得良好的健身保健效果。
提高人的反應能力
釣魚的關鍵就在于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煉人的反應及協調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
保護和恢復視力
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一般讀書看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在40厘米左右的近距離用眼,再加上看電視對目力的損害,還有人需要經常對著電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力很容易下降。而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整理釣具使人心靈手巧
釣魚前,買來的魚竿、魚線、魚鉤、魚漂以及漁輪等等,都要自己動手組成釣組。由于要釣的魚類魚種的不同,天氣、場地和季節的差異,這些釣具組合起來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組合釣具是很難請別人代勞的,既要開動腦筋,還需要有一雙巧手,長一點、短一點、粗一點、細一點、輕一點、重一點,如果調配不當,就必然影響魚兒的上鉤率。
使人心態平和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也比較大,身心有時很難放松下來,當你進入“人與碧水一線牽”的境界時,什么榮辱、悲歡、得失、功過等等鬧心的事情,都會被面前的清水過濾得干干凈凈。
強身健體,遠離污染
現代都市的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污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垂釣地點一般遠離鬧市,聽不到各種噪音,也聞不到汽車廢氣。特別是在春秋這兩個垂釣的黃金季節,綠水青山,日光浴、空氣浴任君選擇,清新空氣大量免費供應。
結語:上文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釣魚的相關知識,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對于一些釣魚更加了解了吧,想要釣好魚,一定要了解相關的釣魚技巧,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后小編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