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浮漂的動靜中推測魚兒咬鉤情況
不論哪種魚,當不同程度地接觸到餌鉤時,從浮漂的不同動靜上都能反映出來,垂釣者可以從這些動靜中了解到是哪種魚咬鉤、魚的個頭有多大、以及魚兒只是碰撞釣餌作探測、還是已經咬進口中,或是已經吞咽進嘴里等情況。
在垂釣中,對于魚兒咬鉤的各種表現和動作,有一些常用的習慣術語。
魚漂慢慢從水中升起時,稱之為“托漂”。托漂一般是鯽魚上鉤的反映(也有人稱托漂為“送漂”)。在托漂時,應進一步觀察漂的動靜:如托漂的速度較快,咬鉤的魚很可能是鰱魚;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則咬鉤的可能是草魚;而鯽魚和鯉魚如果咬鉤,則托漂的動作會顯示得不快不慢。
釣魚老手把魚漂拖入水中的現象稱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現黑漂的現象,很可能是有比較大的魚或比較兇猛的魚咬鉤,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鉤的魚很可能是肉食性魚類中很兇猛的魚種,如黑魚或鯰魚等,若是鯉魚咬鉤,魚漂進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有時,在釣鉤放入窩點之后,浮漂不斷地出現不規則的上下抖動,這種現象,釣魚屆稱之為“鬧漂”。這時被稱為“打攪的”或“小混子”在搗亂,即一些令人討厭的小蝦、小泥鰍在搶吃釣鉤上的餌食,他們的小嘴吞不下鉤,卻能把鉤上的釣餌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釣者不得不頻繁補餌,叫人十分惱火。遇到這樣的情況,只得換個釣點。
還有一種很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是,魚漂出現極為緩慢的下落,過一會兒又慢慢地上升。再過一會,又出現魚漂被移動了位置,移動3-5厘米之多,這種現象被稱為“移漂”。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河蝦用大爪取走釣餌造成的。
釣鯉魚的釣法
釣法
?、偈馗C釣底法
釣諺說:“釣鯉要守”。鯉魚愛合食。由于合群的鯉魚不多,喂好窩子后,要耐心等待鯉魚吃鉤,故宜守窩釣底。釣點應選擇溪譚或深水區,因鯉魚警惕性很高,不會輕易到岸邊來覓食,故宜釣遠、釣深水處。
②找魚星釣鯉法
由于鯉魚覓食時有拱泥的習性,水面會冒出魚星。釣者發現鯉魚的魚星后,便可輕輕將鉺鉤放到魚星移動的前方。因魚星從水底徐徐上升到水面要經歷一段時間,所以魚頭的位置不在剛剛升起魚星的垂直下方。
若是把鉺鉤從剛剛升起魚星的地點放入水中,往往放到鯉魚的背部、尾部或身后。把鉺鉤放到魚身上會把魚兒驚走,放到身后則不為其所知。因此,下鉤的位置一定要準確,要根據鯉魚游動的快慢、水的深淺情況,把鉺鉤放到魚星移動的前方才能釣到鯉魚。
下鉤后,還應注意不要高聲說笑,注意背人影、竿影,才不致使鯉魚受驚而逃。當鯉魚吃上鉤后,浮漂的反應是徐徐下沉或頻頻抖動兩下后下沉,此時,一提竿,一條歡蹦亂跳的鯉魚便得手了。但一般數量不多。
結語:看了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些內容,大家對是不是知道了釣鯉魚如何調漂了呢,釣鯉魚的調漂方法有許多,我們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