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臺釣對餌料的炮制
臺釣餌的炮制按照包裝上的使用說明來完成即可。一般來說,臺釣餌的炮制應注意就地取水的原則,它的比例大體是一比一。先從魚泡中取一定數量的水倒入食盆中,再去同樣數量的餌料倒入盆內水中,用食、中、拇三指拌和5秒鐘左右,停放幾分鐘后用手蘸水搓揉即可。炮制好的魚餌應松軟適中,并有一定的黏性。裝鉤時盡量大小一致,漁鉤要在正中,以魚餌不易破裂為佳。
初學者餌料不宜調制得過軟、過松,不然在空中會將魚餌拋散掉。另外,魚餌下水后要膨脹,要擴散成粉末。因此揉搓魚餌團時,不能搓得太死,要送一些,否則擴散的效果就不好。餌團粒也不宜過大,因為有些魚如鯽魚的嘴就比較小,過大則吃不進去。魚餌炮制盡量不要超過2小時,也不能放在太陽下曬,更不能寖水,時間過長會自然發酵。還有個細節需要注意,餌團粒初用時可稍大一些,但隨著引魚的次數增加,就要越用越小,直到黃豆大小為止。
三、臺釣如何撒窩子
臺釣的特點之一是餌料的誘、釣合一,臺釣不用專用的撒窩器將釣餌撒入釣點。用先進的魚餌、準確的拋竿動作,將魚引在一起,像是排著隊來爭搶魚餌,是臺釣引人入勝的關鍵,這也是與傳統釣法區別的重要標志之一。臺釣的餌料團粒一入水便開始溶化,從水面到水底霧化成圓錐狀,并通過不斷地拋竿、揚竿,一直貫穿于垂釣的全過程,實質上就在起到不斷引魚的作用。
臺釣的引魚效果之所以特別好,除了魚餌的先進科學外,主要還是它溶解、霧化的形式以及全過程所起的作用。其正確的動作要領是:先將炮制好的臺釣餌捏在鉛皮座上,拋至釣點后向內拉回30-50厘米,再揚竿,如此連續4-5次。再將比釣餌稍大一點的餌料掛在兩枚鉤上,連續拋10次左右,使餌逐一垂地,這樣窩子便已形成。再將雙鉤掛上餌料,拋向窩中,浮漂稍有動作立即提竿,反復幾次使魚變得急躁,且魚兒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釣。
臺釣誘魚打窩的技巧
臺釣是人們非常那個喜愛的一種釣魚的方式,而臺釣的技巧也是非常多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期中的打窩的技巧吧!
(一)打窩誘魚
臺釣半水打窩誘魚,就是將魚誘到上層來釣。在人們所釣的對象魚中有不少的魚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根據這些魚的生活習性,選擇合適的泳層并針對它們的習性使用比重輕的魚誘餌做窩。利用誘餌懸浮性強、下沉慢、霧化性能好的特點,半水做窩誘魚,利用頻繁揚竿拋餌,保持拋竿節奏,這就是半水打窩誘魚的手法。
(二)底窩誘魚
首先要根據釣點的水深,釣的對象魚種、魚體的大小來選擇誘餌的比重,軟硬度、黏散度及用餌等,若 以混養的大魚為垂釣對象,而且釣點水深,應以谷類餌料為首選。用餌要多,黏度也要強些,使其在底部霧化,因為大魚食量大,誘餌少對她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有做大窩、掛大餌,才能將大魚誘來。步驟是從掛雙餌找底開始,調整好浮標,確定釣點位置,接著拋投誘餌,要有意識地將松散的誘餌在入水至半水、接近底部和到底的位置抖落,使窩點成為中下層立體霧化區。
當誘餌量加大后,中心窩點已經形成,就要考慮擴大誘魚范圍,以窩點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用更松散的誘餌都落到這幾個點上,將周邊的魚兒引入窩點,這是底釣誘魚的基本方法。底釣小魚誘餌量可少,不過一定要因魚而誘,魚的密度大,吃食兇猛,可以采取邊釣邊誘的方法,不必刻意掛大餌,做大窩,如果魚的密度小,魚訊少,這就需要釣手的耐心,一竿一竿地將誘餌打入窩點,把窩點做厚實,直至魚訊出現。
打窩誘魚是釣魚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的手段,臺釣打窩誘魚,是通過雙鉤掛餌,并連續拋投的形式將餌拋投進釣點,要求每一竿都能將誘餌拋入擬定的窩內,這樣才能很快起到有效的誘魚作用,有助于釣手對魚情變化的把握。
(三)做大窩的技巧
1、竿拋型:取一團2~3厘米大的餌團,捏在鉛墜上,拋入釣點,待浮標立起前,將竿往回帶30厘米的距離,等餌落到水底,再將竿揚起,把鉛墜上的餌抖落,反復6~8次,重窩即可形成。這種方法做窩的好處是虛實相同,既有霧化的“虛”窩,又有顆粒的“實”窩,窩點很快就會形成。
2、手拋型:手拋型濕直接用手捏大團誘餌拋投做窩的方式。此法投餌量大,容易形成大窩,便于誘來更多的大魚,但拋投的范圍要集中,否則,會將魚誘散。在精養池釣混合魚時,究竟需要多少餌才合適呢?這需要根據所釣水域的環境、魚體的大小和魚的密度來定。水域面積小、魚的密度大,餌可以少一些;水域面積大、魚的密度小,餌可以適量多一些。這是釣混合魚做窩誘魚的一般規律。
結語:釣魚的方式與方法是非茶館之多的,而臺釣就是其中比較盛行的一種,也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方式。而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臺釣的各種入門知識,可以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臺釣。若是你還沒有使用臺釣的話,那么不妨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