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1.適應證
拔罐療法對瘡瘍癰毒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
(1)拔罐形成的負壓作用于膿腔,可使膿液充分引流,減少全身中毒性反應,促進創口愈合。
(2)避免在治療深部膿腫和復雜多膿腔膿腫時大創口引流,減少病人痛苦,縮短引流創口愈合時間。
(3)促進膿栓脫落,縮短炎癥周期,少用抗生素,從而大大縮短了病程。
(4)拔罐的溫熱效應及持久均勻的負壓效應,改善了局部創面的血液循環,促進了復雜創面和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的迅速愈合。
拔罐療法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臨床上早已從早期的瘡瘍發展到用來治療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等100多種疾病。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從未用本法治療過的疾病如白塞病、術后腹脹,以及一些疑難急癥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水腫,甚至如心臟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據臨床觀察,本法對高血壓、心絞痛亦有明顯療效。由于拔罐療法所具有的獨特醫療機理,其治療疼痛性疾病更為見長。
拔罐療法具有明顯的緩解疼痛效果,無論是內科的頭痛、腹痛、膽絞痛、風濕痛,還是外科的急性腰扭傷、慢性軟組織損傷,都可以用拔罐療法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有的甚至只需一次治療即可痊愈。
刺絡拔罐的鎮痛效果尤為顯著。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疼痛多因經絡阻滯,氣血瘀阻。刺絡拔罐能有效地去瘀行血,通經活絡,臨床常用于治療各種疼痛。現代醫學也認為,刺絡拔罐刺激了某一局部的神經,調節了相應部位血管和肌肉的功能,反射性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痙攣,產生了明顯的止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