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區域罐斑的診斷方法
對于拔罐,相信我們都不陌生,拔罐時,皮膚會對拔罐的刺激產生各種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潮紅、紫紅或紫黑色淤斑,亦或是小點狀紫紅色的疹子,我們稱皮膚的這些表現為“罐斑”。
準確來說,不同罐斑出現在身體的不同區域,也代表不同的臨床意義。那么,不同區域的罐斑給我們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哪些危險信號呢?
肺區罐斑
1、起罐時兩側出現紫紅色斑點是支氣管炎。
2、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是肺熱,有口渴、胸痛、等癥狀。
3、起罐時出現小片疹子時,是呼吸道有炎癥,如咽炎、鼻炎等。
4、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扁條腺炎。
5、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淋巴腫脹。
6、出現白色為肺虛。
7、出現毛孔粗大為風犯,受風寒。脖頸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上下相連的紫紅色是心經不通,可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
2、起罐時出現有小面積斑片,表示相交頭部有腦供血不足現象,如頭暈、頭有麻脹感。
3、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條表示患者是頸椎疾病。
4、起罐時出現白色,是屬心肌缺血。
5、起罐時如出現毛孔張開很大,并伴有霧氣,為風濕性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