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位
頭維:見前。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肌腱之間(見圖2-4-5)。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內側骨內緣(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下時,脛骨向內上彎曲之凹陷為取穴部位。
豐隆:見前。
(3)拔罐方法
頭維穴局部涂抹萬花油,用刮痧的方法,以局部皮膚潮紅,無痧點為止,不拔罐。余穴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對癥治療
眩暈患者癥狀發作時多伴有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試用以下治療方法。
(1)配穴
上脘、內關、合谷、足三里。
(2)定位
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
內關:見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
足三里:見前。
(3)操作方法
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
四、注意事項
(1)拔罐治療本病效果不錯,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重者,先治其標,眩暈較輕或發作間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2)避免可能導致眩暈的各種外部因素,調適情志,保持平和心態。
(3)勞逸結合,戒除煙酒,節制房事,不做頭部劇烈運動。
(3)對顱內病變引起的眩暈應手術治療,不宜拔罐。
(4)刮痧治療之前不要空腹。
結語:看了小編介紹的拔罐治療暈眩的癥狀,相信只要仔細閱讀完小編寫的內容,大家一定知道了穴位拔罐治療暈眩有不錯的效果哦。但是在拔罐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請專業人士來給我們做比較好,因為這樣既可以避免拔罐的不完全因素,還可以把拔罐的好處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