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在人體內是與臟腑相連接的,其中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一臟配一腑,一陰配一陽,形成了臟腑陰陽表里組合關系。
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
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里;
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
十二經脈互為表里,生理上聯系緊密,相互之間可以影響,在治療疾病時,要綜合考慮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相互為用。
十二經脈和內臟相連,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陰陽相貫、首尾相接、逐經相傳。
到肝經為止,形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無休止的循環系統。
十二經脈的暢通可以讓整個身體的氣血得到滋養,保持身體血氣暢通。
十二經脈在人體內部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規律的。根據《靈樞。逆順肥瘦》中的說法:“手之三陰,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手三陰經從胸腔走向手指末端,與手三陽經相交;
手三陽經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與足三陽經相交;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與足三陰經相交;足三陰經從足趾走向腹、胸腔,與手三陰經相交。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環徑路。
同時,如果身體受到外邪或者臟腑功能失調,都會使經絡產生病變,影響身體健康。直到現在,醫學界還在廣泛地應用經絡作為診病依據,對治療疾病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