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五
配方:黨參、川芎、生地、茯苓、炒白術各12克,當歸、赤芍各15克,紅花、桃仁各10克,炙黃芪18克,紅棗10枚,甘草6克。
制法
第一步:將上各味切碎,放入鍋內。
第二步:加入4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備用。
用法:每日1劑,2次水煎服,連服10天為1療程,服用2療程后有效者,應繼續服用。
祛斑功效:補氣血,健脾胃,排內毒,除褐斑。
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色素沉著性皮膚病。好發于面部,呈面積對稱、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黃褐或淡黑色的斑片,無自覺癥狀,好發于中青年女性。該病可歸為中醫學“黧黑斑”、“肝斑”、“蝴蝶斑”范疇。中醫學認為,黃褐斑的發生與肝、脾、腎3臟功能失調有關,臨床治療多從此3臟著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除濕、滋補肝腎的內治法則,根據“無瘀不成斑”、“治斑不離血”的理論,以活血化瘀貫穿于治療始終,從而使臟腑氣血運行條暢,養血榮面。筆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常將該病辨證分為肝郁氣滯、脾失健運、肝腎陰虛3型進行論治?,F將中醫辨證治療黃褐斑經驗介紹如下。
1肝郁氣滯型
臨床表現:顏面部呈分布對稱的黃褐色斑片,以面頰、目周為著,境界清楚,斑色發青,煩躁易怒,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女子月經前后不定期且連續3一4個月,經前斑色加深、雙乳脹痛、胸脅痞脹,納谷不香,舌質暗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細。證屬肝郁化火,氣滯血瘀。治宜疏肝解郁,化瘀消斑。
方選逍遙散加減,藥物選用柴胡、白術、茯苓、當歸、白芍、甘草、薄荷。若為月經后期,加川芎、益母草;痛經,加烏藥、延胡索;月經先期、淋漓不凈,加白頭翁、秦皮;月經量多、色紅質稠,加牡丹皮、梔子;脘悶,加厚樸、陳皮、木香。
例1患者,女,33歲,2008年3月13日初診。
主訴:顏面起斑2年,加重半年?;颊?年前因心情抑郁始發面部黃褐斑,曾自行外用祛斑化妝品,無效,近半年來明顯加重,遂前來就診。
現癥:鼻背、雙顴可見黃褐色斑片,境界清楚,形如蝴蝶,平素煩躁易怒,易生氣,經前斑色加深、乳房脹痛,月經后期,經色暗紅、血塊多,胸脅痞脹,睡眠不實,納可,二便調,舌質暗紅、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細。辨證屬肝郁化火,氣滯血瘀。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