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
進食時狼吞虎咽,食物未經充分咀嚼,也就是說沒有經過口腔內的第一步充分消化,就急匆匆進入胃內,勢必增加胃腸的負擔,導致胃黏膜受損,積勞成疾,胃病發生。研究發現,細嚼慢咽時唾液分泌增多,唾液中有消化酶,可以幫助初步消化,細嚼有助于大塊食物變成小塊食物,避免對胃粘膜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消化。
睡前進食
睡前進食不僅影響睡眠,而且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誘發潰瘍,加重胃食管反流病。
不講衛生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炎、潰瘍和胃癌發病的元兇,它可以通過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傳染。因此,講究衛生,不用他人餐具、牙具,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從而可以預防各種胃病。
濫用藥物
不少藥物久服都會損傷胃粘膜,導致糜爛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潰瘍發生。其中,常用的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有三類:一類是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一類是激素類藥如強的松、地塞米松;還有一類是抗菌藥如紅霉素等。注意應用這類藥物時,要嚴格遵醫囑慎而用之,以避免對胃造成損傷。
恐懼胃鏡
一根管子從口腔插入,經過食管進到胃里,患者普遍感到做胃鏡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很多人都有天然的“胃鏡恐懼癥”。出現消化道癥狀往不重視,不愿意接受檢查,不能明確診斷,一拖再拖,直到出現消瘦、貧血、大便顏色變深、食欲減退等癥狀時才決定檢查。現代醫學認為,在各種檢查方法中,胃鏡被公認為是診斷胃病的好方法,特別是在早期胃癌的診斷上。胃鏡能在直視下對胃的所有部位從多角度進行全面三維立體檢查,并對病變部位直接攝影、錄像,放大數十倍甚至百倍仔細分辨,還可以就懷疑病變進行活檢,病理分析。目前胃鏡不僅有診斷作用,還可以對早期胃癌、胃癌的癌前疾病進行治療,與外科開腹手術相比,做胃鏡創傷更小、針對性更強,術后恢復更快。
另外,“無痛胃鏡”技術已經普及,患者在接受胃鏡檢查前,由麻醉醫生為其進行靜脈快速麻醉,二三分鐘后即可進行胃鏡檢查,檢查過程中病人毫無痛苦,并有心電監護保駕。
睡眠不足
長期睡眠不足與胃炎、胃潰瘍的發生有一定的聯系。香港的研究員曾經將一組十多只的老鼠,連續七日困在會轉動的籠內,每日只讓該籠停止轉動一小時,目的是干擾這組老鼠的睡眠。而另一組十多只的老鼠則如常進食及睡眠。初步結果表明,在睡眠不足的老鼠中,胃潰瘍部分平均12~13毫米,睡眠充足的老鼠則只有4毫米。專家進一步解釋,睡眠不足降低胃部血流量,令胃部自我保護的能力減少,導致胃黏膜受損,引起胃潰瘍。盡管目前難以確定睡眠不足與胃病的關系,但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是壓力因素之一,而壓力則會影響胃潰瘍情況。因此,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尤其是上班族保持充足的睡眠至關重要,對于減輕工作壓力和預防胃病有很大作用。
但是相反,不少上班族在雙休日喜歡“補覺”,一覺睡醒都到了中午。此時胃仍然在不斷地分泌消化液等待食物,但此時腹中空空,如賴床不起,勢必打亂胃腸功能的規律,時間一長,胃腸黏膜將遭到損害,容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總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相信大家都對我們介紹的胃潰瘍的相關事項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對于我們來說,面對胃潰瘍,首先不要疏于關注,然后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面對。同時,也希望我們所列舉的以上的這些小知識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