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來健身的一項運動,但是初次學習太極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學習太極,覺得太極看上去很簡單,在學習的時候就掉以輕心,殊不知這樣不但不能學好太極,還會因為錯誤的練習導致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新手初練太極,應該通過不懈的努力,要想達到太極拳入門的階段,還需要一些條件的制約。新手如果沒有滿足這些條件,而強行練習,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是學拳多年,卻舍近求遠,離入門越來越遠;又或者在拳友的交流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貽笑大方也。太極拳入門的條件,概括來說,就是“師”“地” “法”三個方面的要求。
“師”
師指的就是老師,學習太極沒有動太極的人去教學,那是很難快速的學習太極的,靠自覺看書或者看網上的教學,雖然也能學到一些太極的招式,但是很難快速的體會到太極的魅力,由此可見,有一位專業的太極拳老師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作為一個老師也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一是要有師徒傳承,老師學拳的歷史要清楚,一般來講真正正門正派的人,很少有虛假欺騙的(這里指真正的,不是假冒的)。
二是要經驗豐富,知識面廣,對太極有很深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的改正學生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及時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三是實實在在、科學授課。就本人理解,新手接觸太極拳,妄談什么真氣、丹田等,是不合適的,同樣的,如果拋棄上述觀念,學起拳來隨心所欲,也是不對的。好的老師,應該對太極拳的練法、招法、用法,有明確的標準,每一招、每一式,身體各個部位的位置在哪里,自己的感覺是什么樣,用在對方身上,對方的身體反應如何,這個招法、用法使用的條件和范圍,應該怎么去練習,都應該有明確的說明。老師演示出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刻苦練習,能夠達到老師要求的效果。由此循環往復,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每一次學習都有新感悟,每一個星期都有新變化。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象頑石,在大師的雕琢打磨下,經過長期勤奮的練習,都會成為獨一無二的精品。如果顧影自憐,自傲自滿,則只會使自己在角落里蒙灰。
“地”
在這里是指道場,意思是學拳要有好的場地。場地周圍好環境清幽,有山有水。地面好是土地,土地可以吸收運動的緩沖,避免常見的運動損傷。為了避免雨雪天氣后土地泥濘無法練拳的缺點,土地里還要摻加適當比例的細沙,用于增加土地的透水性。土地里添加的細沙,還可以在腳底和地面接觸的時候,有一點點滑溜的感覺,這樣可以保護新手在動作錯誤的時候,不因腳部的肌肉和軟骨過份扭曲而損傷。
“法”
在這里是指好的學習方法。學拳的過程,初學者往往有一個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或者覺得自己天資卓絕,不能踏踏實實練習簡單的技術動作,基礎沒有打好,等到下一個階段,講應用的時候,做起來不能得心應手,或者南轅北轍,這時候,學生往往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懷疑老師沒有教給真東西;或者覺得擁有一些力氣、技巧、速度方面的優勢,試手的時候超人一籌,故輕視了某一個方面的練習,甚至對老師教的東西不太在意;又或者喜歡旁征博引,每天流連于各個太極拳網站,觀看各個流派的文章和,妄圖發現太極拳的不傳之秘;有的學生,半年一年才見老師一次,這時候不但把老師教的東西練的面目全非,甚至連老師都已經記不清布置了什么任務。以上種種學習方法,不但不能使您的太極拳有所進步,還會生緣木求魚之惑,結舍本逐末之果。
什么才是好的學習方法呢?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練習,不斷糾正錯誤,不斷進步。在正確的方法下,“拳打萬遍,其理自現”,是一種很科學的訓練方法,我由此默記于心,老師教給的式子,每一個都反復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我對動作的理解逐漸深入,同時,隨著動作的反復練習,自己的肌肉、骨骼的狀態,以及形成的條件反射,都會出現各種新的變化,這種身體的變化,又會產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真是“一層又一層,層層妙無窮”啊。通過反復練習,才會有不斷變化的過程,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一過程,必須需要一位好的老師,來及時地糾正錯誤,使你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