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是一種熱門的比賽項目,激烈的身體碰撞總能吸引很多的歡呼聲,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矛盾升級,拳腳相向的情況,那么冰球打架規則是怎樣的呢?通過下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冰球打架規則
在美國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的比賽中,偶爾有出現兩方隊員“單挑”的情況,從規則上說,冰球比賽里的打架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在具體比賽的過程中,一方面出于戰術的需要,另一方面為了增加比賽的對抗性和激烈程度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一些比較激烈的“身體對抗”在裁判那里是不會制止的。這種“潛規則”主要盛行于職業冰球聯賽,目的是以“暴力美學”來提升比賽的觀賞性,是出于商業目的,球隊中還有專門司職“打架”的場上位置叫“執行者”(Enforcer),有部電影叫《冰球壞小子》就是講這個內容的。雖然在北美職業冰球聯賽上打架盛行,但是在倡導業余原則、禁止過度商業化的奧運會上卻是嚴格禁止的。
冰球是一種常見的體育項目,它主要是在冰上進行的。我們看到冰球運動主要是各自隊員穿著冰球比賽的裝備,然后手里拿著球桿,然后以將求擊入對方球門算得分,這個項目自從1920年的第7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一來一直被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從1924年開始,奧運會分為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因此這里的冰球就變成冬季奧運會的主要項目之一了。國際冰球聯合會根據比賽成績,將所有會員國按冰球運動水平高低劃分為A、B、C3組,A組6個隊,B組8個隊,余為C組。A組可參加奧運會冰球比賽和世界冰球錦標賽。3個組間按每年比賽成績實行升降級制度,即A組、B組的后兩名翌年分別降入B組、C組;B組、C組的前兩名翌年分別升入A組、B組。冰球比賽在同一組別的兩個隊間進行。每隊20人。比賽時每隊上場6人,3名前鋒、2名后衛、1名守門員。運動員在被界墻圍起來的冰球場內按規則運用滑行、運球、傳球、射球、身體阻截等技術,在戰術配合下相互攻守,力爭用冰球桿將球射入對方球門。比賽進行中可隨時換人,運動員犯規要受到離場2、5或10分鐘以至更重的處罰。全場比賽分為3局,每局20分鐘,中間休息15分鐘。終以射門得分多者為勝。
冰球比賽的裁判人員:裁判人員包括兩名場上裁判員,兩名監門員(球門裁判員)。兩名邊線裁判員,一名計時員和一名記分員。(兩位)場上裁判員共同控制整個比賽,各負責一個半場。邊線裁判員主要負責當有人越位時打出信號。
比賽每隊有20人,雙方上場各6人 ,有守門員、左后衛、右后衛、左前鋒、右前鋒和中鋒。運動員穿冰鞋 ,手持冰桿 ,身穿國際冰聯規定的護胸、護肘、護襠、護腿、頭盔等護具。比賽每射中1球得1分,每場比賽60分鐘,分3局進行,每局實際比賽20分鐘,每局中間休息 15 分鐘。比賽進行中可以不通過裁判隨時替換隊員和守門員。運動員不許用冰球桿打人或用拍刃刺人或用桿柄杵人、鉤人,不準抱人 、絆人 、橫桿推人 ,拋扔球桿和用肘頂人,用腳踢人,不許干擾裁判員和工作人員。違者根據情節給予小罰、大罰、取消比賽資格、罰任意球等。防守隊員可以用肩、胸、臀部對控制球的進攻隊員進行合理沖撞,也可用身體貼擠和阻擋。同隊隊員可在一個區域內互相傳球,但不能從守區向位于前半場的同隊隊員傳球,違者判為越區傳球。攻隊隊員先于球進入攻區為越位。
冰球運動需要一定的裝備,同時還需要熟練的技術作為支撐,技術好了才能所向披靡,因此練就技術才是重要的。其實冰球運動主要包括滑跑技術以及和足球比較相似的攻防技術。練就這兩種技術才能夠更好的打好冰球。
滑跑是冰球運動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術,包括起跑、正滑、倒滑、慣性轉彎、壓步轉彎、急停等技術,還有守門員的特殊滑行技術。冰球運動滑跑的特點主要在于驟然起跑頻繁變換方向和頻繁急停。冰球攻防技術有控制球、傳接球、過人、爭球、射門等進攻動作和阻截、搶球、合法沖撞和守門員動作等各種防守技術。
進攻技術中重要的是射門技術,有挑射、拉射、擊射、補射、彈射等射門方法。冰球戰術有進攻、防守和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多等戰術。根據戰術風格有歐洲型打法和北美型打法。前者強調配合,戰術多變;后者偏重個人技術,強調強行突擊。
戰術是比賽中為了戰勝對方而采取的攻防方法。它包括:①進攻戰術,有個人、2~3人和全隊的進攻戰術 ,全隊進攻戰術又可分為快攻和陣地進攻。②防守戰術,分為個人防守、2~3人防守和全隊防守戰術。③“ 多打少”和“少打多”戰術,冰球規則有罰出場2分鐘和5分鐘的規定,場上可能形成6打5或6打4以多打少局面,這是得分的好時機,多打少戰術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采取的一種特殊形式的進攻戰術;反之少打多則是因隊員被罰出場而被迫采取的特殊形式的防守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