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意味著秋季已經步入秋季,那么秋季如何做好養生事宜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帶來有關秋季養生的知識,一起去看看中醫是如何談論秋季養生的,相信大家對中醫養生的知識也非常感興趣吧!
中醫養生
一、進補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所述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說明秋季是應該滋補身體的季節。
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訥呆等,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藥物的價格越高,補益身體的功效就越大。例如人參的價格非常高,而且都是大家所公認的滋補藥物中的圣品,所以服用的人就很多。
但是服用過多人參并不會起到滋補的作用,而且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血壓升高、鼻孔流血以及煩躁激動。
三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四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
很多人為了滋補身體,經常會以藥物來代替食物。其實重藥物輕食物這個方式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藥補沒有食補好。
二、運動鍛煉以“四防”為要
秋季,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須注意四防:
1.防秋燥
秋天氣候干燥,對于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2.防受涼感冒
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后,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后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