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護運動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這不但是在進行“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準備。 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項適宜秋季的鍛煉項目,不僅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臟的收縮力增大。
調節濕度
寒露節氣中的空氣比較干燥,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身體的汗液蒸發的很快,有時候皮膚還會出現干裂現象,這是我們人體嚴重缺水的現象,所以我們在寒露節氣中一定要注意好補水。同樣在我們的房間中,也要多開窗戶透透氣,調節好室內的濕度。
中藥調護
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另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如果出現皮膚與口角干燥、口舌生瘡、咳嗽、毛發脫落等,即“秋燥”現象,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
寒露節氣進補須知
寒露這個節氣,正是“已涼天氣未寒時”.人們趁此不熱不冷的時候,適宜進補,健身過冬。
但是在進補之前要清楚,其實人參、燕窩等高檔的滋補品并許非適合所有的進補者,這類補品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秋季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百合、蓮子、山藥、銀耳、芝麻、豆漿、蜂蜜等,常吃能防止秋燥傷身。
此外,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多吃,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進補品。由于夏季吃涼冷食品較多,初秋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恢復,因此不宜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秋天氣溫干燥,飲食還要少吃蔥、姜、蒜、椒等辛辣食品。
對于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如果確有陰陽、氣血方面的不足,這時食物調理的效果甚微.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些中藥來進補。
氣虛
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乏力癥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體力不濟。代表補品為人參,包括西洋參、白參(生曬參)、野山參、紅參等。
血虛
血虛也許大家都沒有聽說過,但換一個詞,大家就一定都知道:貧血。血虛與貧血其實就是一個現象,指經常出現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的現象,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好進補,對于血虛我們可以補一些當歸或者阿膠。
陽虛
一般有面色發白、怕冷、四肢發涼、夜尿頻繁、喜歡熱飲或熱的食物等癥狀。代表補品為鹿茸、肉睦、附子等,醫圣張仲景的名方桂附地黃丸是溫補腎陽的代表方,又叫做金匱腎氣丸。
陰虛
主要是表現為五心煩熱、顴紅面赤、口干舌燥、潮熱盜汗、性情煩躁等。代表補品有銀耳、熟地黃等,中醫常用的滋補肝腎陰虛的地黃丸系列方劑可以根據各種癥狀的不同有選擇地使用。
總結:寒露節氣正在向我們走來,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好迎接寒露節氣的準備。寒露節氣養生尤為重要,文章中已經詳細敘述了在寒露節氣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養生細節,希望大家能夠把這樣都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即將到來的寒露節氣中有一個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