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樣,近年廣東省各地都出現大量溫泉,而且也發展出有中國特色的溫泉文化,仿日而不同于日。
與日本溫泉比較如下
(1) 規模龐大:日本的溫泉規模一般只有四五個溫泉池組成,不像中國一個溫泉度假村就有幾十個溫泉池。而且中國的溫泉更偏向娛樂,適合拖家帶口的一起泡溫泉。至于溫泉的功效就比不上日本的溫泉了。
(2) 真假難分:日本溫泉要經檢定,會將泉水化學成份及療效張貼。現代中國溫泉給人做假的感覺。廣東省何來這么多自然泉眼?部份所謂「溫泉」很可能是用地下水(甚至食水)加熱。此外,日本每個溫泉區區內的池成份都一樣(因同一泉眼);現代中國溫泉強調多樣化。同一個溫泉渡假村,幾十多池個個成份不同,什么硫磺池、酒池、香熏池等綽頭一大堆。
自然與人工之間:日本溫泉重自然景觀,令使用者有置身大自然之中的感覺。中國溫泉做人工設計。假山假水,忽略與周圍自然環境的配合。
使用者的習慣:日本是有著屬于自己的溫泉文化。在浸泡溫泉之前一定要先沐浴然后才能泡溫泉。中國的溫泉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在溫泉度假村你隨處可見在一邊泡溫泉一邊抽煙的人,還有在水中嬉鬧喧嘩的人。
沖溫泉可以沖出文化來。中日溫泉文化互有長短。日本溫泉環境好及個人化。中國溫泉設備較好,男女老幼可同樂。不過中國溫泉使用者(也包括港澳旅客)的行為有待改喜。中國經濟的成長速度似乎高于文化水平,形成「暴發戶」型的心態與行為。溫泉文化正是民族習慣及國民質素的一面鏡子。
日本的溫泉文化
頻繁的地殼運動造就了日本星羅棋布的溫泉,從海上小島到山中秘境,處處都有可養顏,健身的泡湯或各式觀賞性溫泉。
據有關資料報道,日本從北到南約有2600多座溫泉,有7.5萬家溫泉旅館。各地幾乎都有有名的溫泉,對日本人來說泡溫泉是一種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溫泉是一種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溫高于環境年平均溫5℃,或華氏10℉以上。日本人泡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繩紋時代(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因使用繩紋陶器而得名),在許多神話故事中也出現了泡湯的情節。
溫泉的起源大抵是有受傷的動物因為洗溫泉而傷愈,當地人見狀而發現。除了受傷動物療傷的傳說以外,很多名人都在溫泉勝地留下許多傳說。因為這些名人的足跡,讓各地的溫泉彌漫著濃濃的人文氣質。 從日本的溫泉文化也可以感受日本人生活的精致和精細。在進入浴池前,要先在池外將身體沖洗干凈,帶著潔凈的身體入池;不要將毛巾帶進溫泉池內,可將毛巾放在浴池邊或褶起來放在頭頂上。酒店都有浴衣提供,按正確穿法也不復雜,穿浴衣一定要左襟在上,如果穿反了則會被誤解為家中有喪事。
溫泉種類不同,功效也各異。相比較溫泉療養治病的功效,“泡湯”帶來的心靈減壓更是人們追求的境界。日本溫泉既有檜木修成的舒適的“內湯”,也有置身于大自然懷抱的“露天風呂”(即戶外溫泉,“風呂”(お風呂)在日文中為“泡澡”之意)。 日本人常說溫泉有“三養”,一謂減輕疲勞的“休養”,二是保持健康預防疾病的“保養”,三為治療疾病的“療養”,現在全國有86個指定“國民保養溫泉地”。溫泉不光可以泡,還可以喝,稱做“飲泉”。古書曾記載不少老百姓因喝溫泉水治好了疾病。 溫泉文化滲透了日本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利用溫泉的獨特資源制作美味佳肴,也是有傳統的。溫泉饅頭是用溫泉水調制后利用溫泉蒸汽蒸出來的豆沙餡甜點,碳酸仙貝則是加了碳酸溫泉水后烤出來的薄餅干。箱根溫泉的黑雞蛋,用大涌谷特有的酸性熱泥漿蒸煮出來,號稱吃一個可增7年壽。 說到溫泉就不能不提到日本溫泉旅館了。旅館外面看似乎很小,進去卻是別有洞天。
冬天,一到節假日,或攜妻帶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侶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陽紅,把大大小小的溫泉旅館填個水泄不通。甚至一些外國旅行團都參加了進來,使溫泉變得更加熱鬧。 旅館內的客房一般用屏障分開,屋內有多項生活設施,提供舒適的居住空間,且有四季美食與酒水供應。料理可以說是旅館的招牌,特別是在晚上會準備當地特產美食、鄉土料理、懷石料理等,讓人大飽口福。
結語:在日本泡溫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人也非常的喜歡泡溫泉。而且對泡溫泉很有講究。不像我國的民眾,在泡溫泉之前什么都不準備,這些是因為溫泉在兩個的普及和文化的差異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