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對并發低氧血癥的治療
并發氣促、低氧血癥及心力衰竭時,除給3347焦耳(800卡)左右的低熱量飲食外,給予強心劑、利尿劑和低濃度氣氛吸入,進行搶救,不可用氧過多以免掏呼吸。抗凝血治療似可防止血栓形成。
以上就是西醫治療小兒肥胖癥的辦法了,那么對于我國傳統中醫有沒有什么治療小兒肥胖癥的辦法呢?
小兒肥胖癥的中醫治療
1、中藥治療
以柴胡10g、大黃10g、山揸10g、澤瀉10g、當歸10g、白芍10g、知母10g、防己10g、茯苓10g、莪術10g為主方結合臨床辨證加減,20付一個療程。
2、中醫針灸治療
取梁丘、公孫穴為主穴,結合辨證取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半小時。15次為1個療程。若虛寒者、或溫灸,或結合埋針治療。
3、耳針療法
可采用耳穴貼壓或埋針、貼壓:用膠布將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等貼壓在耳穴上;埋針則常規消毒后將嵌鎮針刺入耳穴,再用膠布固定,囑患者每進餐前按壓1-3分鐘,以酸麻或疼痛為度,一般送1-3穴貼壓或埋針,每5-7天換穴一次,5-8次為1療程,常用穴有內分泌、神門、肺、胃、脾、憤門、口等,虛胖多選肺,有抑制食欲及利尿作用;實胖多選憤門、胃,抑制食欲效果顯著,利尿作用小。
4、祛脂機
哪個地方脂肪多,就可放在哪個部位。主要取決于其振動祛脂作用,每個部位20分鐘。
5、中醫按摩方法
按摩減肥的常用手法主要以按法、揉法、滾法、點壓法、推法、拿法、撥法為主。
手法操作:
患兒仰臥,醫者雙手掌在小兒腹部做按揉數次,約1-2分鐘,再用雙手掌和掌根順時針從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部位按揉數次,約3-4分鐘,手法以瀉為主,兼用平補平瀉法,可增加手法運行頻率。
比法可調節胃腸蠕動功能,健脾利濕,加快皮下多余脂肪分解。
通過按摩患兒肥胖病區及淋巴點,促進新陳代謝而減肥。
全身主要淋巴點,如腋窩、雙乳之間的乳導管部分,腰部及雙膝后面,指按時觸到淋巴結就有痛感,隨著療程的不斷發展,痛感會很快消失。
可用20-30分鐘進行按摩,通常都是以對腹部進行環形運動來開始或結束按摩的,這樣能助消化,也有助于廢物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