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欲,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無論食補還是藥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注意飲食宜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如果患病后忌口太嚴,長年日久,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灼熱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蝦、蟹、竹筍之類。一旦病情穩定,忌口即可放寬。
關于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注意事項就是這些了,大家有沒有好好的記牢他們呢,下面再為大家介紹幾個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非常有效果的食療方吧。
風濕性關節炎食療方有哪些
1.補虛正氣粥
主要適用于體質虛弱、肢節酸痛、脾胃功能失調者。先將炙黃芪(30—60克)、人參(3—5克)或黨參(5—30克)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入砂鍋煎沸,然后改用小火煎成濃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再取汁,去渣,將第一次、第二次所取的藥汁合并,分兩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60—90克)加水適量煮粥,粥成以后,加入白糖少許,稍煮即可。人參也可做成參粉,調入黃芪粥中煮,然后服食。
2.烏魚枸湯
取烏魚1條,約500克左右,枸杞子30克,雞血藤10克,1000毫升水,武火煎沸,文火煨1小時,早晚各服一次,一次100毫升,主要用于患者體虛關節活動不利者。
3.烏雌雞羹方
用于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關節筋骨疼痛、不能踏地者。烏雌雞1只煮熟后,將雞肉搗碎,以豆豉、姜汁、椒、蔥、醬調勻作羹。空腹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