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關節活動時是否會發生喀嚓聲或其他的摩擦音
骨關節炎發展到后期,由于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當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互相觸碰時會發出聲音。
4、關節是否腫大變形
當關節蛻化時,關節滑膜就會常常發炎。由于滑膜上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感覺器,這些疼痛的信息傳送給大腦皮層后,滑膜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潤滑與滋養那些損傷的滑膜組織。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了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
雖然從理論上講骨關節炎會影響全身關節,但危害大的還是活動多、負重的關節,如手指、膝、髖、頸椎、腰椎、踝等部位。上述關節出現不舒服、不靈活、疼痛、僵硬、腫脹時,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
骨關節炎是一種由于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引起的關節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包括關節畸形)的中老年常見疾病。
骨關節炎可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癥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
在寒冷的冬季是骨關節炎的高發期,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容易患骨關節炎。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預防骨關節炎,專家告訴你,如何預防骨關節炎呢?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預防骨關節炎
1、應當保持正常體重
肥胖會誘發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的發生,肥胖女性發生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機率是正常體重的4倍。因此體重超重者應當制定減肥計劃,減少膝關節的負荷。
2、應當進行合理的鍛煉
鍛煉主要是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利于關節的穩定,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很多中老年人喜歡每周爬兩三次山或每天爬樓、慢跑等運動,其實這些活動若過度,是非常有損膝關節的。
因此,中老年人應當避免負重、登高、遠行、蹲起、跳躍等活動,而酌情選擇散步、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等運動。
3、酌情使用藥物治療
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包括快速緩解癥狀類藥物和改善病情類藥物。藥物的使用方法也有局部用藥和全身用藥等不同方法。但是當病情發展到這一階段,還是建議大家向骨科醫生尋求幫助,因為許多藥物使用之前是需要先作風險評估的。
4、手術治療
對于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癥狀且關節出現嚴重畸形和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考慮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關節置換并沒有像聽起來的那么可怕。
事實上,人工關節和我們熟悉的鑲牙補牙手術非常相似。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和生物材料的不斷改進,人工關節置換術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治療晚期骨關節病變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