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其用法與用量就要遵醫囑了,不能濫用。
一、活血化瘀法
有些患者顏面頰部開始出現黃褐色斑點,后逐漸擴大成片。其間伴有斷斷續續的胸脅脹痛,腰膝酸軟,此次因苦于腰痛及月經不調而求診。
刻診:滿臉褐斑,以唇周左右兩側為著,兩目暗黑,舌邊瘀點,脈象遲澀。辨為氣機不展、瘀血阻絡。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活血化瘀,理經消斑。
內服處方:桃仁12克,紅花12克,當歸10克,生地18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牛膝12克,桔梗6克,柴胡10克,枳殼6克,炙草6克,蔥白三節(節長寸許),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7日為一個療程,月經期間停服。
外涂方:取鮮土貝母鱗莖200克,鮮何首烏塊根200克,將上藥洗凈,放入木桶或竹桶中,將250毫升水徐徐加入,用木棒杵爛為泥,然后過濾取汁,置冰箱內低溫貯存,每晚臨睡前搖勻,用毛筆蘸涂色斑處,至第二天晨起時洗去。
堅持兩個月左右面部灰黑色斑片及滿臉散在點滴狀褐斑消失70%以上。原方繼續堅持治療一個月,皮損全部消退,顏面膚色正常。
功效:瘀積體內日久,影響氣機伸展,出現上述諸癥,故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四逆散和血疏肝,桔梗載藥上行,枳殼寬胸,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加入蔥白取其通竅作用。
鮮土貝母塊莖中含有大量的麥芽糖,具有散結毒、消癰腫之功效。鮮何首烏具有解毒、消癰、養血的功效,塊根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為構成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同時為紅細胞及其他細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進紅細胞的新生及發育。
患者內服外涂治療三個月,便使皮科頑疾告愈。
二、疏肝理氣法
有些患者出現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失眠煩躁,面部逐漸出現黃褐斑片,尤以鼻背兩側左右眼眶下為著。
患者自述稱近四個月來每次月經均提前8天以上,并伴有經前明顯的乳房脹痛及腹痛。
刻診:左右眼眶下錢幣狀對稱性灰黑色斑片,滿臉散在點滴狀褐斑,以唇周左右兩側為著,目窠微腫微青,六脈虛弦。
辨為肝郁血虛、脾失健運。治以疏肝健脾和營,方用丹梔逍遙散加味。
內服處方:熟地30克,柴胡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術9克,甘草6克,薄荷6克,生姜6克,丹皮9克,山梔9克。
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服五天,停一天,連服二月。
外涂方仍用前方。外涂方:取鮮土貝母鱗莖200克,鮮何首烏塊根200克,將上藥洗凈,放入木桶或竹桶中,將250毫升水徐徐加入,用木棒杵爛為泥,然后過濾取汁,置冰箱內低溫貯存,每晚臨睡前搖勻,用毛筆蘸涂色斑處,至第二天晨起時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