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肝火上炎型:癥見鼻孔出血,時發時止,伴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面紅目赤,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心經100次,清肝經200次。
②以指搓擦涌泉穴1~3分鐘。
③按揉三陰交、太沖穴各1分鐘。
(4)氣血不足型:癥見鼻出血,血色淡紅,伴身疲乏力,頭昏目眩,腰酸腿軟,精神不振,納差,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揉板門300次。
②摩中脘2~5分鐘。
③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鐘。捏脊5~7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半臥位或坐位,家長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孔,讓患兒暫時以口呼吸。時間為1~3分鐘。
(2)以拇指、食指指峰,按壓在鼻孔兩邊的迎香穴上,先按后揉1~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3)以兩拇指按壓在風池穴上,用力按1分鐘,揉15~20次。
生活調理
(1)發現小兒鼻出血時,家長要保持鎮靜,應迅速讓患兒取坐位或半臥位,頭稍向前傾,用盆或碗接鼻血,使患兒精神放松,然后,采取手法止血。
(2)鼻子剛出血時,或出血之后可在患兒的額部和頸部進行冷敷,用于冷敷的毛巾要每2分鐘浸冷水1次。
(3)讓患兒多食蔬菜、水果及清涼爽日的食品,禁食性熱的食物如羊肉、蔥、姜等。
(4)培養患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患兒不要用手挖鼻孔,不做有危險的游戲,防止鼻子碰傷等。
(5)氣候干燥時,要讓小兒多喝水。
(6)對于反復出血的患兒應送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出現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