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如何了解自己氣血足不足
氣血,中醫指的是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其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中醫學認為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維持生命活動。人體氣血不足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發各種疾病的出現。對于自己是否是氣血不足?下面中醫就來教你:
中醫教你通過觀察外形了解氣血
看皮膚: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黃、白、青、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看頭發:頭發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干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分叉,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看眼睛: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摸手:摸手的溫度,假如手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假如手心偏熱、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看手指:看手指的指腹,假如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則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看耳朵:耳朵氣血充足的人耳朵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如果耳朵顏色暗淡、缺乏光澤、有斑點、皺紋多,就表示氣血不足了。
看牙齦:看牙齦,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輕易塞在牙縫里,就要注意了,身體已經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氣血不好如何調理
1、藥物治療氣血不通:
解除氣血瘀滯,藥物治療是首要的。中醫有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為臨床所常用。藥物可單方或復方,常用藥物有當歸、赤芍、川芎、丹參、丹皮、郁金、桃仁、紅花、西紅花等。西藥也有抗凝解凝的藥物,主要是阿司匹林。藥物治療要靠醫生,在此不做贅述。
2、泡腳調理氣血不通:
面有一個調理小方法,可以改善這樣的癥狀:
黃芪10克,當歸10克,葛根10克,川椒5克,紅花5克
以紗布將所有材料包起來并扎緊,加適量水浸泡20分鐘后再燒開,煮10分鐘后倒入盆中調到適當溫度,每天泡上10分鐘就可以了。這道配方可以活血通經,雙腳常冰冷的人可以每天泡,讓血液循壞更好,漸漸改善冰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