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好晚上鍛煉
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運動療法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確認為是有效的降壓措施之一,適量的運動會提高血管壁的彈性,讓血管能夠保持良好的舒張功能。對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來說,好的鍛煉時間是傍晚。
在剛起床的時候,由于一夜沒有活動,而且也沒有喝水,睡覺的時候血液流速又很慢,所以這個時候血液在血管里會變得很粘稠。這時運動很容易出現心梗、腦梗。
另外,此時人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心率容易加快,血壓會升高,若堅持運動會存在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風險。因此,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和傍晚。
在鍛煉時可采取有氧運動的活動方式,例如走路,走路是簡單易行的降壓運動,每次30分鐘,每天行走時間的總和好在1小時以上。運動姿勢,宜昂首挺胸,邁大步,擺動雙臂。
我們走路的步幅好是人體身高的三分之一,大步走的時候應該是人體身高的二分之一少一點。可以平路與坡度交替行走。在呼吸方面,建議邊走邊做腹式深呼吸,如3步一吸,5步一呼。
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那些體力負荷不大,動作簡單易學、不過分低頭彎腰、但全身又能得到活動、動作較緩慢的運動,如太極拳、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交誼舞等。
據檢測,高血壓病人打完一套太極拳,收縮壓可下降10毫米汞柱。多數高血壓病人鍛煉后,可使頭暈、心悸等癥狀有所減輕,血壓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老人健身慎蹲馬步
生活中,老人們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可謂高,但老年人的關節、韌帶、肌肉彈性都不如年輕人,協調性也在退化,所以,在鍛煉時不可強求達到像年輕人那樣的目標,以免發生不適應的身體反應。
尤其是長時間做蹲馬動作。因為膝時,膝關節很緊,所以磨損厲害,容易加快關節病病程。還有的老人喜歡壓腿,拉伸韌帶,對于有骨質疏松的老人,如果壓得用力,容易受傷。
另外,現在老年人常在晚飯后到街心花園跳老年迪斯科,有的節奏還相當強勁,老人協調性差,如果刻意追求跟上音樂的節拍,動作容易走形,萬一失去身體重心,摔倒很危險。
對于老人來說,鍛煉時首先要了解什么適合自己,還要把握好鍛煉的量。
老人的鍛煉方式應是在平時細水長流,做做家務也能達到鍛煉目的,但不要幅度過大,或搬重物,免得身體一下難以適應,把肌肉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