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閉經
月經基本都是在十八歲之后才會來潮,而隨后的經量很不規則,有時多,有時少,并且周期逐漸延遲,經常停經或者閉經,還會出現體重增加或者多毛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出現月經不調的少女身上為常見。
中醫治療
腎虛證
月經先后無定期、量少或多,色淡紅、質偏稀,伴頭昏,腰酸,小便頻數,夜寐欠佳,舌質淡紅或干裂,舌苔少,脈細數或沉弱無力。治宜養血補腎,兼以調經。
藥用
炒當歸、赤芍、淮山藥、山萸肉、熟地、炒丹皮、茯苓各 15 克,川斷、菟絲子各 12 克,炒荊芥、五味子各 5 克。水煎服,日服 1 劑,經后期開始服, 5 日為 1 療程。
肝郁證
經周期或先或后,經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暗紅,質稀或粘,有小血塊,行而不暢,小腹脹 痛,胸悶不舒,兩乳作脹,或時作痛,精神抑郁,或煩躁易怒,舌苔黃白而膩,脈弦細。治宜疏肝解郁,養血調經。
藥用
炒當歸、赤芍、白芍、炒白術、茯苓各 15 克,炒柴胡 6 克,陳皮、制香附各 5 克,焦山楂、炒丹皮、炒川斷各 10 克。水煎分服,日服 1 劑,經前、經期服, 5 日為 1 療程。
脾虛證
經周期先后不一,量或多或少,色淡紅,無血塊,腹不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腹脹矢氣,大便易溏,經行大便秘 溏,夜寐較差,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膩,脈象細弱。治宜補益心脾,調養沖任。
藥用
黨參、黃芪各 15 30 克,炒白術、茯苓、茯神各 12 克,木香、炒棗仁、廣陳皮、炙甘草、炙遠志各 6 克,合歡皮 10 克。水煎分服,日服 1 劑,經后期服, 5 日為 1 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