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和水果的好處是,既能補充體內所需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又能通利大便,預防便秘。
血脂過高和血脂代謝紊亂,是引起冠心病的基礎之一,因此勿食用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脂肪、動物內臟(豬肝、腎、腦、魚子等)。
近年來國內外實驗證明,冠心病患者可以吃蛋黃,這是因為蛋黃內既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同時也含有大量的磷脂,后者可以對抗前者,有抑制膽固醇和軟化血管的作用。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吃1~2個蛋黃,對人體的保健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在飲食方面宜采用定時、定量和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日好吃4~5餐,每餐吃八分飽,如果每餐都吃得過飽,使胃腔過大,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就會影響膈肌活動。切忌暴飲暴食,否則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有人仔細觀察109例心絞痛病人,其中33例為飲食過飽而誘發,占30.3%。
1.3 少食甜食品及純糖
糖在細胞內轉化為脂肪醇,并進而合成脂肪,吃糖過多,剩余部分就會轉化為脂肪,積存于脂肪細胞內,許多微小的脂肪細胞,合成細胞組織,分布在肌肉、皮下以及環繞在各種臟器上,吃的糖越多,脂肪細胞越增厚,身體也就越發胖,越于心臟不利。
1.4 控制鈉鹽攝入
鈉鹽在某些內分泌作用下,能使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鈉鹽還有吸附水分的作用(為了保持一定的滲透壓)。根據實驗,每1g食鹽在體內攜帶水分200ml左右。
如果體內鈉鹽攝入過多,水分就要按比例地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增多,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往往會誘發心絞痛或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飲食中必須限制食鹽的攝入,采用低鈉飲食,一般每日不超過5g(正常人每日需要食鹽10~12g)。
如患者出現全身浮腫、肝腫大、尿量減少、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說明已發生了心力衰竭,此時應給患者無鹽飲食,同時嚴格控制飲水量,待病情好轉后,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與進水量。香煙含有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心跳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降低心臟功能,加重有病的心臟負擔,也是誘發心絞痛的常見因素之一。所以奉勸冠心病患者要嚴格禁止吸煙。酒內含有酒精,而酒精可興奮大腦,有促進血液循環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如果血壓不高無肝病和潰瘍病,每日早晚可少量飲些酒(1~2杯),這對冠心病的恢復是有一定好處的。
結語:以上就是冠心病的癥狀介紹,在了解了這些癥狀之后,希望各位能夠引起重視,因為冠心病的癥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高混淆。冠心病的治療方面,除了積極配合醫生,同時飲食也是需要嚴格把關的方面哦,要多多關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