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好?冬至常用“補冬”藥膳處方
12月22日冬至節氣,意味著進入數九天,迎來寒冷的天氣,《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后人們開始進補是好時間.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后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保持窈窕……
打好冬季保“胃”戰 少食多餐避免焦慮
冬至時節天氣更加寒冷。中醫學認為:寒屬陰邪,易傷陽氣,內客于胃,傷及中氣,氣傷失運,氣機凝滯,胃氣不和,不通則痛。西醫學則認為:寒冷可刺激人的神經系統,使其興奮性增高,使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于緊張狀態,使得胃部的血管痙攣、收縮,胃內血流下降,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胃粘膜保護力下降,導致炎癥、潰瘍等,從而出現胃脹、胃痛。正因為如此,冬季歷來是胃病高發季節,輕者出現致胃痛和消化不良,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嘔吐、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所以冬季需打好保“胃”戰……
三分治七分養 選對保健品調養胃腸更理想
當胃病發作時,胃藥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很難起到根治的作用。腹痛、腹漲、反酸、噯氣、惡心、嘔吐……仍可能一再復發。其實,并非胃藥沒有效果,而是患者吃藥使病情緩解后,忽視了胃腸調養,引起復發就在所難免了。中醫對治療胃病主張“三分治,七分養”。
“三分治,七分養”的道理在于疾病消耗了大量體能,而胃病患者因吃不進、易飽脹、難消化、難吸收。導致了“入不敷出”,加重胃病病情,并引起胃病反復發作。所以治療胃病不僅要對癥下藥,更重要的是在服用胃藥使病情緩解后,更科學地調理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