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科布博士指出,在現代社會,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哺育嬰兒已經不完全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爸爸在養家糊口之外,也要分擔家務。爸爸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會無精打采,頭昏腦脹,容易出現工作失誤,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另外,不少男性還沒有對生活方式的改變做好準備,害怕做父親,也不知道怎樣做父親。而女性產后往往會把相當部分的精力花在嬰兒身上,精神依托也會由丈夫轉移到嬰兒,從而忽略了對丈夫的心理,這對男性來說是一種打擊。這些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宣泄,就會出現抑郁癥狀。
因此,要避免抑郁,首先就要做好計劃生育,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質準備后,讓嬰兒在穩定的環境中出世。與新媽媽一樣,新爸爸也需要理解和鼓勵。新爸爸要多與親人、朋友溝通,特別是妻子,有時點滴的溫暖,足以緩解甚至消除病癥。一旦爸爸出現抑郁癥狀,就應該及時治療,千萬不要顧面子而怕見醫生。
本月,英國巴斯頓地區剛剛開通了“爸爸產后抑郁癥”熱線,專門為新爸爸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這是英國開通的第一條“爸爸產后抑郁癥”熱線。該熱線的負責人阿拉巴斯特女士告訴記者,這條熱線全部依靠志愿者,他們受過為期10周的專業培訓,有的人還曾是爸爸產后抑郁癥患者。志愿者里奇今年27歲,18歲時第一次做了父親。高興之余,他自然而然地擔心起往后的日子,害怕要承擔責任。于是,他開始酗酒,試圖麻痹自己,還曾自殺過。現在,他站在父親的立場聆聽新爸爸們的傾訴,耐心地為他們服務。
阿拉巴斯特女士希望很快能在英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網絡,幫助男性產后抑郁癥患者。正像這條熱線的傳單上寫的:“作為男人和父親,產生一些不可理解的想法和感受是完全正常的。憤怒、內疚、壓抑、悲傷,是誰都可能有的情緒。”
總結:女人常說:做女人難,可看完上面的文字大家是不是也覺得做男人難了呢?一個家庭的和諧相處要靠每一個人的努力,父親們的心理問題今天小編為大家作了解答,希望各位男士們有所收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