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系的。“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理論。“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為主要內容的。“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后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并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社會影響
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1.《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
人類出現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于《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2.《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
《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3.《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于生命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里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大的國學經典。
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志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并為戰國以后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臟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