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部應分三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太極拳論》要求"松肩、沉肘"。陳鑫解釋松字為明確,他說:"臂部如掛肩上。"肘的松沉,不論順纏逆纏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狀態。不可使肘離肋內收,那樣做必然使手部離開中線,以致丟勁。
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特點
陳式太極拳競賽路由56個式子組成,分-4個段落。它的內容比較含蓄、完整地保留了陳式傳統太極拳的技法,將原來傳統太極拳老架一路(以練習基本功架為主)和二路(炮捶——以練習技法為主)的主體內容擷取結合,編為一套,突出了陳式太極拳的纏繞勁練法和蓄發互變,快慢相兼的特點。編排上著重于基本功架的訓練,技法全面,基本上反映了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全貌。套路中除了基本的“金剛搗礁”式、 “懶扎衣”式、 “六封四閉”式、“前蹚式、“斜行拗步”式、“云手”式、“倒卷肱”式等有代表性功架外,還加入了老架二路(炮捶)的主要技法練習。如“青龍出水”式、 “斬手”式、“翻花舞袖”式、“海底翻花”式、 “連珠炮”式、“順鸞肘”式、 “擺蓮跌叉”式等。內容甚為豐富,是一套提高類型的訓練套路。
這個套路將傳統陳式太極拳原有的老架一路、二路取精棄粗,合二為一,按現代武術競賽規則的要求作了嚴緊的編排。作者淺見認為,這是一個全面表現陳式太極拳風格的有代表性的優秀套路。如果調整好教練的目的和方法,它既是學習陳式太極拳的入門初階,也可作為提高技法的訓練套路。對于沒有太多余暇去多學套路的愛好者來說,選取本套路學習就不必再多花幾倍時間去追尋老架一路和老架二路了,這個套路已窺全豹,而拳架套路也不是越古老越好的。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介紹你對陳式太極拳的配合規律有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呢?太極修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遇到困難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