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精神狀態能放松,重心也能穩定于下盤,周身能運轉自如,而在競技情況下精神就會出現高度的緊張,動作運轉不靈,使勁傾向于一個方向。經驗證明,勁傾向于一個方向的人,只要他的勁沒有用在一個受力點時,對他的直接威脅就是重心的喪失,由于重心的喪失,他的一個方面的傾向力也就失掉了應有的作用。這就說明,人所要運用的力或勁是同重心息息相關的。一般可以這樣來看,力是從人體骨骼肌肉中產生的功能,勁是人有目的運用在一個方向所作出的巧力,任何武術運動員要制人都得講力和勁道(力,指功力,勁道就是力加上方向成圓周運動),太極推手這一運動也要講力和勁道,也要研究勁道和人的重心問題。推手就是要設法使對方的重心喪失,使其處于逆境,運用發勁的爆發作用,震撼對方的身體,將對方拋出去或跌倒。
六、太極推手發勁,一般來說,常用的分為發短勁和發長勁兩種,運用短勁容易傷人,運用長勁則可以避免傷人又能奏效。當然,其他發勁方法還有許多種,這里就不多講了。
我們現在練太極推手,是為了祖國的寶貴文化遺產得到普及提高,為了強身健體,為了研究太極拳的攻防技藝和制人的運動規律,使我們鍛煉身體更加科學化、系統化,更加富有成效。當然,不管是什么力和勁道,都是為了在競技中發生作用,我們練推手也講力,不過要求從松沉中而產生出內在彈力和沖力。也講勁道,不過是要求順隨其勢而能起動人的重心勁道,要想具備有制人的功夫,我的經驗是:在推手較技中,不要欺人,也不要被人欺,要不卑不亢,處處守住自己的重心,不遇困危情況則不發,發則要見效果,不能濫發,不管對方的來勢多么兇猛,只要自己能守住重心,處處及時調劑修補,利用圓活無礙的身勢手法,沾連粘隨,順勢而動,使對方無隙可乘。練推手多年的人都知道,不怕對方力大力猛,就怕對方輕和聽勁靈敏,意境深遠,變幻莫測。先師李雅軒就掌握了此種上乘功夫,與人交手,微挨皮毛,便能使人毛骨悚然、精神恍惚,此種功夫已是太極拳術技藝的高深境界,能使人感到奧妙無窮。初學者只能遵循前輩所總結的練拳推手的要領法則,循序漸進,虛心好學,細心揣摩體會,身體力行,久之必然掌握一手過硬的推手功夫。
七、凡是練推手的人都知道,推手屬于一種對抗性的運動,技擊性很強,但也可作為一種健身方法,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練習,不僅能鍛煉腰腿,強壯筋骨,還可治療腎氣虧損,鍛煉大腦,增強記憶力,預防早衰等等。身體較健康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拳藝水平,參加一些競技比賽,有心臟病、高血壓的人,則不宜參加競技性的推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