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用太極樁功來調整意念,靜養靈根氣養神
人身是一個太極。太極樁是根據太極拳運動,遵循自然界的規律采宇宙之靈氣,聚萬物之精華,道法自然,身心兼修。人生的存在,在于精充氣足神全,祛病延年在于養內修身扶正祛邪。太極樁法的修煉是培養精氣神的法寶,太極樁法的動作要求松、活、靜、自然。習練者要保持四松(即身松、骨松、意念松及視野松),同時做到三調(即調息、調心與調形)。息調心自安,要用意念吐納把呼吸調整到深勻細長的程度,要使精神高度入靜放松,排除雜念,形正氣順,氣順神寧,身體松弛,促進經絡暢通。若每天堅持十五分鐘,天長日久,就會自然形成意念力。善養生者靜謹守,精氣神合修身心。
第四,要松柔練拳慢行架
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松松松,太極功,太極頭條要放松;學太極,先學松,不松難得太極功。這是演練太極拳的必然所向和高要求,是太極拳難練的一點。也是衡量一個太極拳愛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習練者要把身心置于安寧舒適的狀態,要做到身正體松,心靜柔和,陰陽轉化。其中,身正是人體的一個基本狀態,行拳動作要穩健,腰基要堅挺,步伐要虛實分明,重心要穩定,站立要平衡,進退旋轉要輕靈圓活,不歪不斜,不前傾后仰。行拳動作要均勻,不勻就不可能心靜。全身上下要內外配合,行拳過程要保持勻速,動作之間銜接要順和、連貫,拳架高低要適中。要“慢中求功”,這是太極拳與其它拳種的一個重要區別。>>>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哪些勁法需知
演練時一定要以緩慢的速度進行,不急不躁,沒有對快速、猛烈的追求,不僅不以“速度取勝”,而且還應“以慢制快”,只有這樣才容易使身心放松,沒有緊張的心理和情緒,才能不用僵力、拙勁和犟勁,使肢體像春風楊柳一樣,綿綿不斷地向前行進。
太極拳練習方法
一、 熟練套路,明確姿勢
所謂“套路”是指太極拳的整套架式。所謂“姿勢”是指每個架式的動作要求。對初學者來說,主要要求需側重于套路的熟練,方位的正確,同時適當注意姿勢的規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套路已達到熟練的地步,那么就必須側重于姿勢的正確。在求得姿勢的正確以及套路熟練的前提下,才能逐漸產生內氣,發揮太極拳應有的效應。現分二個方面,談談這一階段的練習方法及注意事項。
1、對初學太極拳的學員來說,心情過往往于火熱,為了追求欲達的目的,心情過于亢奮。因此,大腦神經往往處于興奮且緊張的狀態,加上陌生的內外環境從而容易導致情態,意識上難以清凈。正因為存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求從練拳開始到拳架結束時,每招每式務必做到思想上的清凈,整套拳架看起來象是做意識體操。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收斂內氣,便利于引起鼓蕩。正如《拳譜》所說:“靜養靈根,氣養神”。所謂養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腎臟。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內臟的元陰元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靜則養根”也就是說,只有在意識清凈的條件下,才能有助于腎氣的旺盛與收藏,從而使五臟健運。內氣充沛,神得以養。故動作矯健。
初學拳的學員,不容易做到意識上的平靜,其根本原因大在于大腦對新的事物、條件等各方面因素不相適應,也就是不習慣,只有我們有毅力地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練習,那么經過一段時期以后,就會自然而然地習慣了。
2、注意身法,初學的學員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操之過急。這就和寫字一樣,從思想上認識到豎、橫、點、鉤等筆劃,能組成方塊就行。練拳也是這樣,初學者身法上只要求,頭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即可;從步法上,能理解虛步、出步、收步,知道方位。至于不可避免出現的毛病,象挑肩架肘,橫氣填胸,呼吸發喘,手足顫抖等現象,在此階段不宜糾,但必須加于說明。拳式套路的運行方位、角度及順序必須絕對正確,包括手和腳的位置、方向、角度都必須絕對準確,動作姿勢上向柔、順的方面力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即可熟練套路,這時就可進一步考慮動作要求,從腳到頭,一招一式地糾正,同時要細心揣摩,克服急躁情緒,有表及里,認真地去理解和精心默識,不可急于求成。在動作速度上盡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動作的正確與否。太極拳動作的準確性,和人體的經絡、骨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拳架只有吻合經絡和骨骼的佳受力點以后,才能算吻合“打拳架也就是站活樁”的說法,才能產生整體的合勁,才能把對方來的力通過準確受力點的動作把力往腳下傳,當力能下傳到腳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對方的力可怕了。在求得姿勢正確的情況下,通過認真練習,一段時間以后,就可以通過這一階段而進入第二階段的練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