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結論:耳朵反映人的性格
“你仔細觀察耳朵,它就像是一個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耳朵是人體的縮小版,各個部位連接并反射著身體各部位。”沃特·哈特巴赫教授這樣形容耳朵。
耳朵的上部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智商高低;耳朵的中部可以表現出人的意志品格;下的部分(包括耳垂)可以說明一個人的情感世界。
通過二十多年對不同人的觀察和研究,沃特·哈特巴赫教授總結出了這樣有趣的結論:
耳朵的大小體現了一個人的生命力和思想深度。
一個人的耳朵越大,他就越充滿激情、精力旺盛,甚至暴躁易怒,像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
耳朵中等大小的人一般都是思想冷靜、客觀的人,比如法國影星蘇菲·瑪索;
小耳朵的人,大多具有安靜觀察、耐心權衡的傾向,他們的適應性很強,比如影星章子怡。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副院長李志剛說:“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視耳好惡,以知其性’的說法。”中醫中早就有通過觀察耳朵的色澤、形態的變化來輔助診斷及鑒別病癥的方法。
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身體出現問題時,耳朵的相關區域也會出現反應。
耳朵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
耳朵干枯沒有光澤:可能是由于機體腎精不足;
耳朵顏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惡風,手腳冰涼;
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于肝膽火旺或濕熱;
耳廓干枯焦黑:多發于傳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則有可能是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表現。
如果耳朵局部有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質性疾病,如肝硬化、腫瘤等。耳朵局部血管過于充盈、擴張,可見到圓圈狀、條段樣等改變的,常見于有心肺功能異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李志剛提醒,望耳只是中醫“望診”的一部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診斷疾病,應當結合全身的其他表現。即使平日里自己觀察,也不可盲目照書診斷,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