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正在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怎么治療心理疾病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專家趙仲龍也致力于心理疾病治療好多年,他在這方面有很深的臨床研究,今天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就可以走進萬家燈火養生去向他尋求幫助吧!
本期嘉賓介紹
趙仲龍
趙仲龍,1944年1月出生,山西省文水縣籍,196
7年畢業于南京鐵道醫學院醫學系(現東南大學醫學院)。原中華醫學會編審,現任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科普創作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協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科普學會委員、中國減災協會醫學救援委員會委員等,《中國健康教育》雜志常務編委,《生命世界》雜志編委。
1、凈化心靈
所謂的凈心,并不是要你去做清教徙。而是要調整我們的思想與觀念,要讓我們的欲望淡泊一些,心地善良一些,胸懷寬廣一些,為人正直一些。不要求你一定要去做圣人,但我們為人處世,凡事都要有個分寸,不該想的的不要去想,不該要的不能去要,不該做的絕對不要去做。即使在某個特定環境下,有些事不得不去做的時候,也應該適可而止,不要搞極端主義。
2、鼓勵自己
在每天早晨起床時,第一件事第一句話即是念誦此句:“在未來幾天里,我的潛功能會采用適宜的方法,使我的身心健康起來”。一共念三遍,記住,早晨起床時,第一件事、第一句話即是念誦。
3、積德
所謂的積德,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并不是要求你放下學習與工作,花費大量時間到處尋找事情來做,你只要擇機而做就行了。當你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就讓座;在大街上,看到果皮丟在地上,你把它扔進垃圾箱……
做好事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要給別人帶來真實受益;二如果在遇到很多做好事的機會時,應盡量選擇能使多數人受益的事來做。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因為有心理問題,便自暴自棄,拼命地去追求感官刺激,這無異于火上澆油,病情會更加嚴重。所以,凡是有心理疾患的人,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可沉湎于酒、色、財、氣中,如果因工作需要,有時不得不參與時,也應當把握分寸,不可放縱。平時注意生活儉樸一些,不奢侈浪費。此外,經常體育鍛煉,散步、打球、練太極拳等等都是好的方法。
心理疾病的癥狀
1.神經衰弱:表現為興奮性增高癥狀,疲勞過程加速癥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
2.焦慮癥:以焦慮情緒為主,并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
3.癔癥(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癥狀,有感覺和運動機制障礙,內臟器官的植物性神經機能失調以及心理異常等,常有抽搐、頭痛、胸悶、心煩、委屈、肢體震顫、眨眼、搖頭、面肌抽動或運動麻痹等多種不同反應。
4.強迫性神經癥:它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常出現的強迫觀念有:強迫疑慮,強迫回憶、強迫性苦思竭慮,強迫性對立思想;強迫意向和動作有:強迫意向、強迫洗手、強迫計算、強迫性儀式動作。
5.恐怖癥: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常有:①社交恐怖②曠野恐怖③動物恐怖④疾病恐怖,此外,還有不潔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6.抑郁性神經癥:表現為情緒低沉憂郁,整日悶悶不樂,自我遣責,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發病,出現難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對生活沒有樂趣,對前途失去希望,認為自己沒有用處,還會有胸悶,乏力、疼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