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我們人體中的生命之樹,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那么你知道如何通過臉色看肺的健康么?今天我們請來了王鴻謨做客天天養生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王鴻謨,講通過臉色看肺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通過臉色看肺健康
當感冒初期時首先在肺的色部發生變化,肺主皮毛,首先,干燥,中醫古書上叫索澤。索:索取,澤:潤澤。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發出信號了,漸漸會發展到眉宇間。之后人才感覺到不適,怕冷、怕熱等癥狀。然后整個臉色發生變化了。
正常的“印堂”顏色比臉部的顏色稍微白一點,明亮、潤澤。如果變成鮮紅色了,就有肺熱:急性支氣管炎、急性肺炎。
臉上的色部區不僅能觀察病情,還有治療的作用。
肺部區捏得發紅充血,人會感到舒服些,這和刮痧、針灸的效果差不多。
治療簡單肺熱的方法
方法一:干桑葉10克,碾成粉,用開水沖服。
方法二:干桑葉10克,泡桑葉菊花茶,喝后將桑葉咀嚼吞服。也可以配些綠茶。
桑葉對治療咳血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干桑葉10克,碾成粉,用開水沖服。連服數天可緩解咳血。
還有個小妙方:桑葉(新鮮的和干的都可以)+芹菜,打成汁,降脂降壓、延年益壽。
桑葚是補肝腎、益精血的和桑葉的功效不一樣的。烏發,亮發防脫發吃桑葚。但不能多吃,吃多了對腎臟不好。
“印堂”處如果發白而干燥:肺津液不足,發燒的和咳血的都會引起。
白而不干:肺氣虛。說話的職業,如老師、說相聲的、吹管樂的容易肺氣不足。
針對氣虛用“玉屏風散”
買“玉屏風散”丸或口服液,比湯劑更方便,小孩可以吃口服液。
“印堂”發青發黑:長期容易生悶氣的人會痰氣交阻導致肝氣不舒,引起體內水液代謝失常而形成痰。
痰和氣交結在一起就堵在嗓子眼這兒,輕者可以用合歡花、玫瑰花泡茶;
重者用“威靈仙”煮20分鐘到30分鐘,然后去渣留湯,加醋和蜜(糖尿病人不加),
再煮開,然后早晚各喝一次。幾天就能緩解癥狀。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鴻謨
王鴻謨:1927年生,河北樂亭人。1952年北京鋪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一年,1953年畢業。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干事,《新觀察》雜志編輯、記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組長、當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編審。主要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先后編輯、審閱、出版長篇小說80余部,曾數獲全國長篇小說優秀編輯獎。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縮寫本《紅旗譜》、《前驅》等。1988年,作為中國漢語專家赴朝鮮工作兩年,并獲朝鮮頒發的二級國際友誼勛章。
王鴻謨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名老中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生物醫學特征辨識學會副主席,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分會委員,《中華臨床醫藥雜志》副總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生專家。
從事中醫教學、醫療、科研等工作40多年,擅長察色切脈診病,針藥并用治愈疑難重病。在創建中醫色診學、診法客觀化、完善辨證體系、還原構建經絡系統、體表-內臟多層次對應相關等方面多有建樹,取得了公認的學術成績,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研究成果為中外學術界廣泛關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