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廉(足厥陰肝經穴)
位置:大腿內側,氣沖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下方長收肌外緣。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少腹痛,股內側痛,下肢攣急。
急脈(足厥陰肝經穴)
位置:恥骨結節外側,氣沖穴下方腹股溝肌動脈博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
主治:疝氣,陰挺,陰莖痛,少腹痛,股內側痛。
章門(足厥陰肝經穴;募穴——脾;八會穴之臟會)
位置: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下方。>>>中醫養生 6種經絡不通的癥狀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嘔吐,神疲肢倦,身 動,胸、脅痛,黃疸,痞塊,小兒疳積,腰、脊痛。
期門(足厥陰肝經穴;募穴——肝;足厥陰肝經、陰維脈交會穴)
位置:胸部,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肝經。循行路線起于足大趾爪甲后叢毛處,沿足背向上至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后,上行過膝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繞陰器,至小腹,挾胃兩旁,屬肝,足厥陰肝經循行線路圖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布于脅肋部,沿喉嚨的后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出于額,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本經脈一分支從目系分出,下行于頰里,環繞在口唇的里邊。又一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穴圖本經脈腧穴有: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14穴,左右合28穴。
《黃帝內經》上說:“肝主筋,肝者,罷極之本”,“罷極”,是耐受勞苦的意思。“本”,就是資本,本錢。我們的肝臟能忍辱負重,它每天都要化解血液中的毒素,時時要承受各種情緒上的壓力,抑郁傷肝,過勞傷肝,發怒傷肝,喝酒傷肝,吃藥傷肝……傷則傷矣,但肝仍然會默默地工作,直至筋疲力盡。肝臟是我們消解生活壓力的本錢,可別累壞了它,如果本錢沒有了,您還能創造什么呢?所以要想愛護它,就需先了解它。>>>經絡養生 應掌握這樣的穴位按摩法
結語:如果你的肝不好那么就意味著你的健康正受到威脅,如果你出現視物不清、睡覺總是做噩夢、咽干、嘔吐等癥狀,那么你就要注意肝臟的保養了,小編給大家介紹的14處穴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記下,每天試著按摩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