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
人說陳王廷開創了陳式太極拳,其實他沒有創,只是戚繼光的功夫流傳到陳家溝,他在改編一小部分。
陳王廷把這套拳傳給陳長興,陳長興又把它教給楊露蟬,而楊露蟬在1852年又拾到武禹襄的一本《太極拳論》,從此以后才開始用太極拳這個名,而不再用陳家炮錘。
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多種流派。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于河南焦作陳家溝陳長興(陳式太極拳傳人),并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河南焦作陳家溝返鄉后,深愛其術,從學楊于陳式老架太極拳,后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
河北完縣人(今河北保定順平縣)孫祿堂,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于李魁垣的師傅郭云深,又從師于程廷華學八卦掌。
后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之后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所謂“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即此。
太極拳名稱的由來,太極拳發展流派,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逐漸從戰場搏殺轉為體育健身,太極拳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