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定期體檢
健康體檢是一種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醫療專家認為,看似健康的人也應該每年或至少兩年進行一次體檢,因為定期體檢能夠早期發現一些無痛或癥狀不明顯的疾病。
從醫學角度講,疾病的發生可分為五個階段:
(1)易感染期:此時疾病尚未發生,但危險因子已經存在了;如超重、肥胖、抽煙、酗酒、血壓過高等情形的人。
(2)臨床前期:此時疾病因子已在人體內某部位產生病理上變化,但在外觀及日常生活尚未有癥狀出現。
(3)臨床期:此時疾病的癥狀逐漸地顯現出來。
(4)殘障期:疾病晚期。
(5)死亡:功能的破壞影響生理代謝作用,引發身體重要器官步入衰退期,導致死亡。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都會等到疾病的癥狀已出現時才會想到去找醫師,其實那時的疾病已達到臨床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