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天麻是一種名貴的重要,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主要要來醫治頭昏,惡心,胸悶等等癥狀,那么天麻要如何使用呢,使用的時候有哪些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吳中朝教授為大家講解天麻的妙用。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炎,天麻等,有明顯的鎮痛效果。近年來,經一些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2.鎮靜作用:有的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癥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率達81%。
功能主治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癥,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于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于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癥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二、痰濁中阻,表現癥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癥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不良反應
由于天麻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等效果顯著,故常被人當成“補藥”服用。一見眩暈,不分體質虛實,氣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結果就可能出現以上患者一樣的不良反應。
服用天麻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有:頭暈、惡心、胸悶、皮膚丘疹伴瘙癢等,個別會出現面部或全身浮腫,甚至脫發現象。不僅單用天麻會發生這類反應,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湯劑如半夏白術天麻湯等、中成藥如天麻丸、天麻蜜環菌糖衣片后,同樣會出現對天麻過敏的癥狀。
對天麻的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古人早有認識。如《本草綱目》云:“久服天麻,遍身發出紅丹。”《本經逢原》也云:“天麻性雖不燥,畢竟風劑,若血虛無風,火炎頭痛、口干便閉者,不可妄用。”
清代名醫吳儀洛更是直言:“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風者忌用”?,F代藥理實驗證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劑量是40克以上,中毒潛伏期是1~6小時。
注意事項
使用天麻時“藥不對癥”是引起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使用天麻時應注意這樣幾點:
1.凡病人見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均慎用天麻。
2.重視配伍應用?!侗静菅芰x》有“天麻須別藥相佐使,然后見其功”的記述。古今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據不同病證組方用藥。如:半夏白術天麻湯、天麻鉤藤飲、天麻丸等。臨床證明,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確定。
3.即使針對肝陽上亢、痰阻經絡等實證時,使用天麻也要詳審病情,把握病機,隨證加減,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4.天麻不宜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極易揮發。天麻與他藥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靜鎮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藥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5.使用單味天麻或天麻制劑時,如出現頭暈、胸悶氣促、惡心嘔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膚瘙癢等時,應立即停藥,癥狀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6.天麻不可與御風草根同用,否則有令人腸結的危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吳中朝
博士學位。教授,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任醫師。中國針灸學會針法灸法分會副主任委員,經筋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委員會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