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國戰國時期,齊國臨淄稷下地區曾先后匯集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進行“不治而議”的自由辯論,史稱“稷下學派”。“稷下學派”在學術觀點上很不相同,內部也沒有明顯的師承關系,所以“稷下學派”屬典型的地域性學派。再如世界上久負盛名的“芝加哥學派”,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期薈萃于美國芝加哥地區的一個龐大的學術精英群體,其研究內容廣泛涉及建筑學、經濟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以及氣象學等多個方面,也無從談起其學術觀點的一致性以及相互之間的師承關系。
中醫學派中,以地域范疇定義的學派也很多,歷史上者如新安醫派、孟河醫派、錢塘醫派、吳中醫派、嶺南醫派等,較小的如江蘇的山陽醫派、龍沙醫派,江西的盱江醫派,浙江的永嘉醫派等。
以某一問題為研究對象而形成具有特色學術觀點的學術群體,可稱為之“問題性學派”。問題性學派的核心要素是圍繞某一問題展開,其特征是圍繞該問題形成各自鮮明的觀點。如中國傳統文化中,針對《易經》卦象這一問題研究已經持續三千多年,并形成象數和義理兩大學派,象數學派主要從卦爻象、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和陰陽奇偶之數的角度研究易學,著力探索易學象數符號系統的本質、機制、應用等問題;義理學派主要從卦名和卦爻辭的內在意蘊的角度研究易學,著重闡發易學符號系統的深刻哲理。
中醫學中,針對某一問題研究而形成學派者也不鮮見,如針對中西醫結合問題出現的“匯通派”與“守舊派”,針對《傷寒論》條文次序問題形成的“錯簡重訂派”與“維護舊論派”等等。
海派中醫即“上海中醫學派”或“上海醫派”,從名稱形式上看,主要是基于上海這個地域概念范疇,而不著重于學派內部學術觀點的一致性及師承關系。海派中醫的這種名稱定義方法與前面提到的“稷下學派”、“芝加哥學派”,以及中醫學中的新安醫派、孟河醫派等屬于同一定義方法范疇。所以從名稱定義方法來看,海派中醫的名稱定義方法有大量先例可循,自是無可厚非。
世界上每個地域都有其文化學術群體,但是歷史上能夠形成并稱得上“地域性學派”的學術群體并不多見,這主要是因為作為地域性學派,除了地域范圍這個前提條件之外,還必須在一定的時期內存在一大批高水平的并能夠引領相應學術文化研究方向的學術精英,這一點并非每個地域的文化學術群體都能達到的。
海派中醫之所以能夠稱得起“派”,正是因為近一百多年來,上海這個地方憑借其獨特的經濟文化優勢,不斷吸引薈萃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中醫界精英在此行醫論道,并引領了中醫學百多年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