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道 感悟人生意境
真誠、隨和,這是我初見白云生這位道家之人的第一印象。沒有想象中仙風道骨的風采,但在整個交流過程中,他卻時刻讓你感受到了他的真實與灑脫。辭去IT業的工作,在拜師學藝的同時開上一家意境深遠、面積不大的酒坊,做著喜歡的事兒,喝著自己親手釀造的美酒,我想于他而言,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們沒有辦法活到千八百歲,但是只要我們心好,就一定不會有很多的煩惱,因為萬念由心而起。所以大家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德,才能去養德,在養德的過程中再去養心,你自然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法。
酒之韻味 開悟心靈
“適量飲酒,你會發現能達到平時達不到的狀態或境界,一種介乎于理性和不理性之間的游離狀態。”
《養生雜志》:聽說你之前在IT行業發展的不錯,可謂“錢”景遠大,為什么會突然選擇辭職,開這樣一家道家養生酒坊呢?
白云生:當時我的工作主要是做游戲和產品策劃,這可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別人看起來會覺得很風光,實際上的苦只有自己知道。IT行業是一個浮躁和快節奏的產業,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充斥在在大家腦海中的是如何快速的做出產品,如何上市圈錢,很難有讓自己有靜下心去思考、去調整的時間。隨著年齡漸大,身體也開始有些吃不消,40歲之后的身體健康狀況成了讓我揪心的問題。在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多以后,無法忍受下只得選擇了辭職,其實當時并沒有想好接下來到底要做什么,只是突然間感到很累、很困惑,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辭職之后,我去了因抗戰而聞名的山西中條山,在這附近出名的道家壁畫群內,我似乎突然頓悟了。當我看到呂洞賓的祖廟,其酒劍仙的形象頓時讓我心神向往,而自己恰好也喜歡在雅致的地方喝上兩口小酒,并且也追求酒的品質,不是說酒多么的昂貴,只是希望能在成都喝上一杯有歲月感和文化韻味參雜其中的酒,因此有了按照自己的想法開上一家酒坊的沖動。
《養生雜志》:“杯酒釋兵權”的典故、“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經典名句,都代表著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你作為一個愛酒之人,相信對這些文化都比較了解,那么,在你眼里,酒又是什么呢?
白云生:我認為酒能陶冶一個人的性情。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酒其實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許多經典詩詞中都能“聞”到酒的味道。適量飲酒后,你會發現自己突然間進入了平時達不到的狀態,一種介乎于理性與不理性間的游離之態。你會發現自己有如神助般,瞬間寫下了無數讓人驚嘆的語句。
而且酒還能讓你釋放出平時無法釋放的情感。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壓力,工作幾年后,一個人學會的大的兩個詞就是卻是偽裝,而喝酒卻可以讓你放下掩藏的面具。不管你有怎樣的經歷,幾杯酒下肚,你會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所以老話常說,你要看一個朋友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好的方法就是在酒桌上看出他的真性情。
再說酒和養生之間,更有一種不可言說的關系。當幾杯品質不錯的酒下肚,在微醺的狀態下撫一曲琴、吹一聲簫,正好契合了養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