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治療流感基本方法:
未成熟期:服用能夠使熱毒成熟的藥湯,如七珍湯、三果湯、四味木香湯等;
增盛期:服用降熱藥,如八主丸、二十五味肺病丸、十二味羽首散、二十九味羌活丸、羅覺瑪等;
空虛期:服用調節“隆”的藥,如八味沉香丸、十五味沉香丸、二十味沉香丸、三十五味沉香丸等。
藏醫防治疫病常用方藥
1.常用防治疫病的藏藥
普爾那(phur na,pur mong nag po),在《晶珠本草》中記載有殺蟲、止潰瘍、除邪之功效,治炭疽、咽喉疾病。麝香(gla rtsi)解毒、殺蟲、消炎、避穢等。牛黃(gi wang)可治瘟疫、解毒、清肝火、治腑熱,是治瘟疫的常用藥物。藏菖蒲(shug dag),又名黑菖蒲,能發散瘟疫熱。格格勒(gu gul)(安息香)可清疫癘,可治炎疫、熱病、干黃水。布嘎(spod dkar)(乳香)治黃水病、隆病,息風邪。果加(sgog skya)(大蒜)《晶珠本草》載:味辛,性溫。祛風、殺蟲、解毒、除邪。《明燈》載:味辛,性銳,效重。……治瘟病、痰雍、瘟病時疫等。
2.常用防治疫病藏藥成方
十四味流感英雄散、流感丸、牛黃青鵬丸、甘露藏茵陳丸、四味船形烏頭湯散、六味丁香丸、丁鵬丸、九味青鵬散、二十九味羌活散、金剛消炎丸、防疫九黑丸、四味普爾納湯等。
3.“九味防瘟散”藏藥熏及其相關研究
藏藥熏歷史悠久,是藏族人民在預防傳染病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呼吸道疾病、內科心腦疾病等的輔助外治法之一。它選用青藏高原地區或進口的純天然藥物組方,通過藥物的揮發氣味對鼻腔和呼吸道黏膜進行刺激,激發人體的防御力和調節機制,達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治療疾病的效果。藏醫理論認為,要預防疫病,首先要切斷疫氣傳播途徑、防護人體門戶(鼻、口、皮膚等)。溫熱傳染病大多侵襲呼吸系統,鼻為肺之門戶,所以應首先設防。
早在吐蕃時期,藏醫大師蓮花生在他編著的《甘露大瓶》中對呼吸道傳染的疫病進行了深刻論述,提出了“九味黑藥方”等香熏、內服特效藥物配方。其中“九味黑藥方”以其確切的功效廣泛應用于預防疾病,至今是藏區防疫的主要藥物之一,并被收入《藏藥標準》。
“九味防瘟散”是北京藏醫院在抗擊非典期間研發改良的疫病防治藏藥方。非典期間,北京藏醫院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中醫局支持下,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組的領導下,迅速成立了藏醫防治“非典”專家組,積極地投入到防治工作中。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和北京藏醫院組織專家聯合攻關,研制生產了外用非接觸式預防“非典”藥械——“九味防瘟散”(又稱“九味防瘟粉”)熏藥香囊。九味防瘟散由藏菖蒲、阿魏、硫磺、金訶子等九味藏藥組成,源于《甘露大瓶》所載“九味黑方”(藏名nag po dgu sbyor)。“九味黑方”為經典古方,歷史上曾流傳有組成和配比大同小異多種傳本。九味防瘟散就是在《甘露大瓶》處方基礎上,個別藥物作了調整。
根據藏醫理論和實踐經驗研制成功的預防“非典”的藏藥熏“氣味祛瘟散”和“九味防瘟散”,被發放到統戰部、民委等部分中直系統單位,贈送給中日友好醫院等非典一線的醫務人員試用。通過近1個月時間對3萬多試用者的追蹤觀察,無一例感染“非典”和疑似病例,無毒副作用,初步證明藏藥熏法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和安全性。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家科委等單位組織中醫、藏醫和“非典”防治一線的專家學者,對“九味防瘟散”的組方、機理、技術工藝、安全性和預防功效等進行了3次評議和鑒定,認為“九味防瘟散”基礎方組方合理、有據,符合藏醫藥理論,并且經受過1300多年防治瘟疫的實踐檢驗,填補了藏醫外用防疫器械的空白,是一種有效的預防瘟疫的方法,對預防非典,保護高危人群,特別是對一線醫務人員的防護有重要意義。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浪網等國內外媒體先后對 “九味防瘟散”等藏藥外熏預防非典進行了報道。
今年國內外發生甲感疫情,北京藏醫院專家組對有關甲感報道和政府出臺的防治措施進行研究后認為,該病屬于藏醫“年日木”范疇,藏醫對此類疫病有深刻的論述和豐富防治經驗。按照藏醫辨證施治理論,采用“九味防瘟粉”基礎方加減,用于甲感預防。該組方符合藏藥配方原理,有堅實的實踐基礎。“九味防瘟粉”香囊既凈化局部空氣,又可激發“隆”的衛外驅邪之功,從而達到表里兼護和祛瘟、避穢之功,從第一環節上遏阻疫病侵襲。在疫病流行時期,“九味防瘟粉”香囊對于易感人群,特別是海關、醫護、交通人員的自身防護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在此次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組織的預防甲感防控工作中,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防治甲感的指示,發揮民族醫藥自身優勢,黃福開任組長的北京藏醫院甲感防治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充分論證和研究后,對原“九味防瘟散”配方和制劑工藝進行了改良,生產的藏藥“九味防瘟粉香囊”和中藥“防疫香囊”一起作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推薦用于甲感預防并首批服務于一線醫療工作者。
藏醫疫病防治研究思路及其意義
藏醫學等民族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SARS、禽流感、甲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何深入發掘藏醫傳統理論,大膽實踐,探索藏醫藥防治甲感等傳染病的方法,開辟藏醫藥疫病防治研究的新思路,充分發揮藏醫藥在參與疫病防治研究中的作用,對于藏醫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藏醫學在治療疫病的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盡管其中部分內容在今天看來有其經驗性的成分,甚至有部分方法與西醫相比還顯得粗糙,但是藏醫學者們在千百年來探索疫病的防治經驗,具有珍貴的科技史價值,尤其那些藏醫防治疫病的經典方藥,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防治現代新發傳染疾病的重要資源,有待多學科聯合共同加以繼承和整理。
甲感目前在全球蔓延并已經輸入性傳入我國,對甲感的防治工作事關大局。我們應充分發揮藏醫藥在防治傳染疾病方面的優勢,及時挖掘藏醫藥中的芳香類藥物,以新思想、新思路研究和開發有效的防治流感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