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的起源
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路史后記》中說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行為不好,堯至汾水之濱,見二仙對坐翠檜,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帝前問全丹朱之術,一仙曰:「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閑其情?!怪干车朗樱骸复酥^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丹朱由堯處學了圍棋,據說果真有了長進。(仙話見《歷代神仙通鑒》)也有人說是舜作圍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這種說法,制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能,純潔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則以為圍棋始于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圍棋是「有害詐爭偽之道」!每顆棋子代表一坐城池,棋盤代表地,棋子之間的線條代表官道,整個圍棋就是兩國爭地戰略棋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縱橫家必備智力素質。 在甘肅永昌縣鴛鴦池出土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v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像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現在是十九道。考古學家稱之為棋盤紋圖案。